李聪聪
温州市龙湾区第十六幼儿园 浙江 温州 325011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及案例的解析展开了对学生心理的分析,通过分析整理出对心理行为影响的几个因素,并提出方案对其进行纠正。
摘要:行为 辅导 分析 评估
幼儿基本情况:
小铭,男,6岁。幼儿园大班学生。小铭的个性活泼,身体健康,课堂上表现较为积极。小铭是个非常活跃的孩子,但是他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幅度动作,和其他幼儿玩耍的时候会出现推撞他人、打他人、制造噪音等无法收敛脾气的行为。
行为方面的主要问题
小铭的性格比较跳脱,行为控制力差,课堂表现不佳,常常利用大吵大闹等吸引教师的注意。上课的时候常常不专心,会脱离自己的座位。与此同时,小铭还会骚扰其他幼儿学习,脾气较为倔强。一遇到教师批评或者不顺心顺意,小铭就会以大哭、大吵大闹的形式宣泄,缺乏一定社会性。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境
小铭是家中独生子,爸爸妈妈都是94年的年轻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没有经验,最初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属于溺爱式管教,对孩子百般纵容。
小铭自我中心严重,他不太能理解其他幼儿的话语,喜欢以打其他幼儿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强迫其他幼儿和自己玩耍,也曾经试过用剪刀把其他幼儿剪伤的情况,攻击性十足。父母的教育方法两极,母亲对于小铭是“放养育儿”,不太管孩子在幼儿园有什么表现,但是孩子一旦提出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父亲则是喜欢动用暴力解决问题,常认为“揍他一顿就好了”。两者的教育都缺乏系统性以及持续性,所以孩子的情况也比较反复,时好时坏。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生理因素:小铭的身体非常健康,中等身材,非常活跃。
心理因素:小铭的性格较为急躁,凡是他想要完成一件事情但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生气,易激惹。
社会原因:1.在小铭小班的时候常常出现大便拉裤子里的行为,当时小铭说因为害怕上厕所,不习惯幼儿园里的小马桶,所以就采用了直接拉裤子里的形式,最初处理的方法是不停帮小铭换上新的裤子,让他把脏的裤子拿回家换。
2.父母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出现交往行为的障碍,他的妈妈忙工作很少和孩子聊天,也不会主动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爸爸是喜欢动不动就打孩子的暴躁脾气,在不打小铭的时候,爸爸妈妈又对小铭非常纵容,导致孩子学习了爸爸妈妈运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既往健康状况及咨询史
小铭身体健康,没有患过重大疾病,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心理咨询。
分析、评估
分析:从小铭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看,他的亲社会能力较低,不太会和他人合作,无法理解教师对他的教育,当他人与他的意见出现不一样的时候用打别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相处方式让小铭在幼儿园中受到了其他幼儿的远离,而当其他幼儿远离小铭时,他又希望以夸张、暴力的方式和其他幼儿玩耍,陷入了一种无法和其他人沟通的恶性循环。
评估:由于家庭方式教育不善,小铭的个性较为偏执,结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特有的自我中心特质,小铭展现出了一种蛮横不讲理、喜欢攻击他人的特质,但由于攻击他人等行为的动机并非纯粹的只是想使用暴力,而是想吸引他人的注意和让他人“顺他的意”,所以他的问题主要属于不良行为习惯问题。
咨询方案:
1.短期目标:了解小铭的行为动机,帮助小铭了解到攻击其他幼儿的行为是不对的,让小铭逐步减少攻击他人和违反规则的行为,学习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
2.长期目标:在达到短期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小铭调整不良认知,建立一定的规则意识,增强小明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能力。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确立以下辅导方案:
(一)对小铭的辅导:
1.第一阶段:与小铭建立良好关系,关注小铭的行为;
2.第二阶段:纠正小铭的不良行为;
3.第三阶段:教导小铭学习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鼓励小铭表达善意;
4.第四阶段:鼓励小铭持续利用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用行为治疗的方式帮助小铭提高亲社会能力。
(二)与小铭的父母沟通
1.与小铭的父母进行沟通,找出在以往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帮助小铭的父母找到适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咨询过程及分析
(一)对小铭的辅导
第一阶段:与小铭建立良好关系,关注小铭的行为
第一次咨询:小班时的个案追踪
小班的小铭容易出现大便拉在裤子里的行为,但由于家长只会给孩子准备很多的新裤子,每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以换裤子这样的解决方式解决,所以孩子养成了一种“做了错的事情也不要紧,总会有人帮自己解决”的感受。第一次面谈的时候,我了解到孩子的这种状况,于是我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洗手间,孩子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告诉我原因。
后来小铭知道之后,低声告诉我:“因为害怕上厕所”,而后他断断续续讲述,由于感觉到上厕所的时候很害怕,不喜欢坐小马桶,所以宁愿当众拉裤子里去洗手间。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每个小马桶的位置贴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并带着小铭到洗手间看,他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还主动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对洗手间的恐惧慢慢消除了。
第二阶段:纠正小铭的不良行为
第二次面谈:中班时的个案追踪
小铭升上中班的时候,出现了“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比如每每听到整理的音乐时,小铭都会过度的兴奋,将手中在玩的积木,往空中一抛,大声的喊着:“整理啦!整理啦!”这让很多幼儿受到惊吓,也让老师感觉到很头疼。在课堂上小铭也会突然兴奋,将积木抛来抛去,阻碍了其他幼儿的学习。
我询问小铭,如果我突然在他旁边大喊大叫,或者其他幼儿突然在他旁边大喊大叫,他会有什么想法,小铭想了想,告诉我会感觉到很奇怪,或者会很突然。换位思考的方式帮助小铭更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而言是一种困扰,且不会被他人理解。
第三阶段: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鼓励小铭释出善意。
第三次面谈:大班时的个案追踪
小铭的坏脾气不仅仅体现在收拾玩具的时候会比较急躁上,有时候和其他幼儿相处时,他也会因为自己的脾气无法控制而伤害他人。
于是,针对小铭的这些“陋习”,我询问小铭为什么那么喜欢打其他幼儿,小铭说“因为他们有时候不理我”看到小铭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再次询问小铭“那为什么他们不理你呢?”小铭想了想告诉我“不知道”。随后我提出疑问“如果我总是打你,推你,你还会和我玩吗?”小铭摇了摇头。
看到小铭沮丧的神情,结合小铭对其他幼儿并无恶意的行为,我告诉小铭,他可以通过直接和其他幼儿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老用暴力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更多的小朋友和他玩,而不是让其他幼儿远离。
小铭听了之后告诉我,他会学习不打其他小朋友,学会与其他幼儿沟通。
第四阶段:鼓励小铭持续利用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用行为治疗的方式帮助小铭提高亲社会能力
第四次面谈
每当我见到小铭有进步,我都会表扬他,指出他具体做的好的事情。我和小铭设立了“小红花本”,当小铭做对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给他一个奖励,以行为治疗的方式进行咨询,小铭的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好。
(二)与小铭的老师、父母及同学沟通
1.与小铭的父母进行沟通,找出在以往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于是通过咨询,我了解到小铭父母对于小铭的教育模式出现了问题,如妈妈过于冷淡,爸爸却过于暴力。而由于小铭的爸爸动不动就打孩子,所以小铭对其他幼儿也非常“暴力”,听到分析之后,家长表示以后会改正错误的教育方式,统一教育战线,和教师一起关心小铭,帮助小铭改掉不良的习惯。
2.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帮助小铭的父母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
纠正小铭父母的错误教育模式之后,我和小铭的父母一起商量教学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微信、电话等沟通方式,我将小铭在园情况发给他的父母,他的爸爸妈妈也将他在家的视频发给我,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畅顺。在指导下,小铭的父母慢慢找到了教育小铭的方式,而小铭的行为表现也越来越好。孩子成长的路还很长,愿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遇到困难一起面对。
参考文献:
[1]张玉霞.我的教育故事--记一个问题学生转变的个案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1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