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爱
驻马店市第十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我们要注重德治核心素养渗透,以此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基础教学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在新教改背景下,我们要在核心素养渗透下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更高效。然而初中德治教育内容虽然较多,但其大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健康发展。
一、创新教学模式以提教学质量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现代教学模式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趋势,比如情景教学、分层教学及活动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倡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而学生听讲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记忆很多知识内容,但忽视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虽高,但学习质量较差。并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氛围枯燥,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基于此,我们在现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首先要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课程。而创新教学模式则是实现以上要素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值得我们去实践。
比如在进行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材《我与社会》这一课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自己的生活给学生做一个示范,讲自己在社会上所做过哪些事情,或者自己在双休日会做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些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事情,以此使学生之间即师生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生活。如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具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参与,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以培养综合素养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模式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局限于课堂,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与开阔视野具有一定帮助。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中,考试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只有使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才能给予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时能够换位思考,并运用自己生活中的常识来理解学习内容,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以促使中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发展。
比如我们在进行《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这一课内容教学时,我们可以同几个班级一起展开活动情境教学活动,并让学生自行编写情景剧本,并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进行角色扮演,并让学生去挑战不同对立位的角色,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具有一种不同的感悟,并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考虑问题。然后我们再适当的时候提出如:“假如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与刚才表演中的那般,从对方角度考虑事情吗?”以此来引起学生深思,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培养道德素养
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及思维素养的重要教学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采取单调的教学活动展开方式,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比如我们可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德治教育活动,以此来丰富教学课堂,并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促使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提升。
比如在进行初中八年级《公共生活新平台》这节课教学后,我们可展开一场以“互联网的弊与利”为主体的辩论赛活动,并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自行选择观点。并给学生提供一定时间准备辩论材料,并在活动中让与同学做好笔记,而教师则担任辩论赛活动的裁判。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再根据辩论内容进行终结,并适当的引出现代网络中存在的道德素养及法制问题,并让学生自行寻找解题材料,并结合实践与学习中的内容来促使自身的道德素养与法制意识提升,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综合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素养,道德与法治意识是决定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使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即法制意识,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为我国社会发展制度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敏.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唐诗教学价值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9(27):63.
[2]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