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文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第七中学 718500
两千年前,陶渊明在看清了时局之后,留下一曲“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解绶潇洒而去。从而成为了“隐逸诗人之宗”,他为后世所钦羡,也为后世所效仿。几百年过去了,又一位隐逸者的诞生使得中国的隐逸之风进入了高潮。在高唱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王维出现后,“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成为了后世对隐逸生活的直接定位。
陶渊明,他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 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来自给自足,从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此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使得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异常艰难。而他也终于在贫病交加之中黯然离世。
与之相比,王维的情况看似好了很多。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他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里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然而,一直过着舒适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不过,中国的隐逸文人虽以陶渊明和王维为代表,却并不仅限于这两个人,如陶渊明之前的阮籍,也因其独特的避世方式而为后人所关注。
阮籍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从这三个人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无论是内心深处向往道家“无为”的陶渊明,还是以禅宗为本的王维,抑或是崇尚归隐之风的阮籍,在入世之初都是有着一番宏图大志的,然而,由于政治动荡不安以及自身仕途的坎坷,遍寻方法无果之后才自愿或是被迫归隐。这使得他们在归隐生活中一直处于矛盾之中。这也是为什么陶渊明在高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同时也抒发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感慨。而阮籍更是以“穷途之哭”来发泄内心的苦闷。他们不停地在积极与消极之中徘徊,在“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无疑,这些诗人们高洁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高中生们,他们容易过早过快地下结论,容易以偏概全。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理解隐逸诗人们的高贵品格却很难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结合,甚至有不少人单纯地将隐逸行为理解为消极的逃避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授课时积极加以引导,将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加以详细阐释,从而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理解并接受诗人们的矛盾与无奈,痛苦与挣扎。只有深切地理解了诗人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的作品。从背景来感悟诗歌,从作者来了解诗歌,这样的教学方法比单纯的诗歌讲解更易于让学生们接受,感同身受的体悟比填鸭式的记忆更易于引起学生们的共鸣,相信,当学生们真正了解了诗人们的所遇,所思,那对于诗人们的所感,所叹才能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董水龙, 周妙华. 读懂中国文人的隐逸情怀 ——何其芳《秋天》赏析[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6(5):60-61.
李慧川. 浅谈钱起诗中的隐逸情怀[J]. 青春岁月, 2012(22):32-33.
董雁, 顾正阳. 中国古诗词曲中山文化意象的翻译[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