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艳玲
[导读]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电气化专业的必修课

         陈艳玲
         漳州工业学校 福建漳州 邮编36300
         摘要:《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电气化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我校维修电工考证的主要课程。该课程包含了直流电机、变压器、电气控制等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结合实训教学,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方法。
         关键词: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一、重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改革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材一般前半部分都是讲电机,后半部分讲电控。笔者在教课时也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先讲电机原理、运行分析、拖动特性等,后讲电气控制。然而在授课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早已被课本里生涩难懂的理论消磨殆尽,等到讲授电气控制时,前面的拖动知识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高教育,职业学校的重点是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因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为核心,经过反复调研和教学经验总结,以最大程度满足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从实际出发,从教材出发,重组教学内容,淡化“电机”原理与特性这部分教学内容,加重对“电气控制”的教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解决电气控制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二、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项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调动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如果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学习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困难,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愿学、想学,在培养兴趣上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在教授车床电气控制时,安排学生参观实训设备,看看这些设备的结构及加工工艺,知道机床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参观,学生大概知道了生产机械设备的运动形式,了解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产生疑问,同时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寻求答案,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多种方法齐上阵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台下听,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的基础差,理解力有限,学生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听。而且这门课程实操也强,讲完理论再讲实操一般学生都把理论抛掷脑后,效果不理想。针对该情况,笔者认为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他们好动的特点,配合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1.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该门课程是实操性较强的学科,电机、低压电器、变压器的结构、电机原理、电气控制的动作等知识点较难理解,如只靠“黑板+课本”的传统手段很难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控制过程。因此,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PPT及仿真软件可以很直观地演示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通过图像视频、动画进行理解学习。

例如在讲到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时,通过教学仿真软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对比原理图与连接图之间的关系,当按下自动布线按钮后,软件会在连接图窗口中演示元器件间每条线路的连接,并通过短暂的闪烁灯提示此时连接的线路在原理图中的位置。另外,在软件的操作窗口也会提示此时正在进行的步骤。
经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实际器件与控制原理图之间的对比关系。通过仿真软件也可以让学生手动布线,让他们清楚的看到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布线完成后,我们通过点击“运行演示”按钮,模拟电机真实的运行过程,学生自己动手仿真后更易理解控制电路的运行及各低压电器的动作。
2.改变教学角色,培养自主能力
利用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我们将课堂教学过程转换成一项活动,教师不再是讲授者和主导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以课本基本控制线路为例,以往老师常用的方法是画出控制电路图,再对照课本讲解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学生在听完后主要还是以模仿为主,缺乏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我们把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每个小组根据电路的功能和要求,自行设计线路。在操作中,小组都会碰到问题,这时老师再参与进来进行指导,提供方法,引导小组讨论,使他们能自主地进行探索。在完成设计任务后,各小组进行对比分析,评选出最佳方案,这样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各组成员间也团结协作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在活动中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乐趣,增强了自信,也促进了他们的主动思考能力,知识点的学习也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3.改变理论考评方法,促进多元化考评
中等职业教育,特别要转变教学评价方法,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中职教学的质量评估和学生技能能力的评判,最终还是要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是一线的操作,加强实践指导解决毕业生“低分低能”的问题。要实现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必须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的能力测评。
多元化的能力测评重点在于能力,依据这样的考评思想,我们对该门课程制定了理论+实验+实训的考核标准及细则,注重过程考核及动手能力的考查,并将理论考核、动手操作、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上课考勤等环节考虑进来,最终形成综合的成绩评价。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行业的培训,并将取得相应行业应具备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视为考查该课程学习效果的一种证明。学生拿到职业技能证书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具有竞争力和实用意义。最后,经过多年的创新改革,该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学生也较容易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具有新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几个改革方法和体会,通过这些年对我校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专业实操能力也在逐年地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感到较满意的占了大部分,但依然有少数学生还是没办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到了毕业时对基本的实践技能还是没有掌握。因此从一线教学上还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探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 张丽,韩孟洋.??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
[2]“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 李文芳.??教育教学论坛.?2017(31)
[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 王丽.??山东工业技术.?201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