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绘本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5期   作者:洪金春
[导读] 绘本指的是一种图画书,其中含有一部分的文字内容,
        洪金春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古农农场中心小学363900
        摘要:绘本指的是一种图画书,其中含有一部分的文字内容,主要以叙述故事为主,从中包含一定的知识内容,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效果,说明教师要利用此种教学工具,丰富学生的视野,将枯燥的数学课堂转变为直观有趣的生动活动。基于以上内容,教师要重点研绘本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上的应用,通过提升思辨力达到拓展学生视野和强化数学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绘本;低年级数学;应用
        引言: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感知能力较弱,无法根据抽象的内容了解到数学学习的作用,利用绘本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明确生活知识,刺激其精神世界的构建,达到从观察过渡到思辨最终生成探究欲望的效果,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画面,准确联系数学知识,展示其中隐含的道理,从而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利用生活化绘本,构建生活情境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和抽象化的数学内容,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效果,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感知理性数学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无法得到关于数学学习的具体作用,所学习的内容主要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没能充分契合新时期教改的相关要求。而对于教师而言,部分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强化认知以及感性层面的学习能力,对于理性知识和逻辑思维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入绘本等具象化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从图像和故事情节中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为保证绘本在小学低学段数学课堂中运用的准确性,教师应当充分解读绘本内容,并结合教材所开展的具体目的,根据学生现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需求引入与生活情境相关的绘本,保证学生阅读和欣赏此方面的内容,能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升对数学感性认知的层次。说明教师在展示绘本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多媒体工具,由于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生活情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学生朗读和教师播放音频视频的方式,充分将绘本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其内容的引导下关注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具体作用效果,从而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依赖程度[1]。
        例如,引入《我的一天》的绘本内容,与钟表的认识相结合,在教师说明时间概念对于生活重要性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绘本中与实际生活接轨的内容,与其他学生共同制作钟表,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从而准确定位时针、分针的位置。
        二、运用趣味故事,刺激兴趣的生成
        结合大量资料发现在小学阶段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方式,主要以小组探究和教师直观讲解为主,学生在没有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开展合作探究,无疑是浪费教学资源,而教师所设定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从而导致兴趣的缺失。

兴趣是指导个人行为转变的内源要素,若没能在兴趣的指导下达到对应的作用效果,所做出的行为均是基于教师的严格要求或者命令式的口吻所达到的具体层面,无法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乐于学习和爱上学习的心境,缺少主动性的学习活动,对于其能力和思维水平提升方面都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兴趣对于个人发展所起到的促进效果,在数学课堂开展过程中引入绘本。由于绘本中所形成的故事情节相对较为贴近,低学段学生发展水平,其中使用大量趣味性的语言和具有生动特点的画面,保证学生在观看此部分内容时能够进入到相应的场景中,提升对整个故事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可充分将绘本引入到课前导入环节,由于课前导入环节是引导学生开启数学知识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师要尤为重视,在此环节中积极将绘本内容以故事讲解的方式引入,学生在听取教师所讲解的故事后,很好奇在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由此可见,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悬念或使用设置问题情境的办法,辅助绘本引入教学活动开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部分教师所引入的故事情节与教材内容不相符,仅仅重视了生动有趣这一特点,学生并未建立起故事与数学理论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应当充分调研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设置与教材内容、知识水平以及绘本故事情节三者相符的引入机制,达到提升学生参与程度的具体效果[2]。
        三、应用契合的绘本,创建良好氛围
        上文提到绘本具有生动活泼和故事情节较为明显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强制的要求下会抑制兴趣的产生,同样个人能力的发挥,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和谐,而应用绘本能够使得所创建的情境以及数学氛围更为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理论的情感要求。在核心素养渗透的标准下,教师要利用绘本创设对应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此种氛围下给出自己对于整个故事的看法,从而落实到数学知识的内化上,由此可见,在引入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保证整体活动可控,利用相对较为积极的语言提升学生对于此数学知识的感知程度[3]。同时鼓励学生在剧情的引导下生成对应的解决办法,积极使用音乐等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营造紧张的气氛,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保证其能够准确融入到相应的交流环节,说出自己对于整个故事发展的个人想法,从而提升学生在数学活动开展中的具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有关十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积极创设参与度高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绘本世界,其中公主每走一步就电量一盏路灯,而往回走则熄灭一盏。在此情景的引导下,询问学生:“如果我想让9盏路灯亮起公主可以怎么走?”,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保证了教学的可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入绘本能够达到相应的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结合绘本的具体内容充分考量,给予学生水平以及知识内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设置紧密程度较高的故事情节,并积极运用多媒体工具,呈现出紧张刺激和与生活情境相符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治愈实际情境中达到提升参与程度的效果,从而准确说出自己对于整个故事走向以及数学知识应用方面的想法,提升其运用数学、理解数学以及感知数学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立敬.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刘园园.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研究[D].聊城大学,2018.

[3]刘超.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