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刚
山东邹平市台子镇中心小学 256213
摘要:数学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够让学生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数学学科的信息化教学也是知识与技术结合的鲜明体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本文将以数学信息化教学作为切入点,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分析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化方法,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法分析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身的主观意识,并且他们的思维也具有明显的直观性特点,概括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欠缺,思维浅显并不深入。而在这种情况下,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资源,把原本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性的内容。再加上,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逐渐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接轨,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这两者的有效结合。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校也没有为课堂配备完善的设备与器材,而且教师自身也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框架,也不能把数学知识与现代化技术整合到一起。再加上,信息化的设计需要教师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摸索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宁愿采用传统的粉笔和板书的方式,也不愿意用信息化的方式去增加自己的压力和负担。个别教师甚至会对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产生怀疑,他们认为技术的应用只会让学生分散注意力,并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导致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率并不突出,网络资源的价值也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一些学生也没有完全认识信息技术的内涵,在数学学习的时候,把信息技术当作娱乐的工具,所以也不懂得如何用这些技术去展开自己的学习。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也没有认真参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活动,这就让学习效果变得十分不尽人意。
其次,我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发展上是极为不平衡的,特别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来讲。部分农村地区,在开展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一些教师会出于功利的目的盲目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分析。信息化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基本的理论和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而教师自身素质的欠缺也是影响信息化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也会直接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部分教师并没有把握好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的尺度,一些教师运用的次数较少,仍旧是以传统的宣讲模式为主,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去设计教学内容,这就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相反,有一些教师运用的次数过多,他们过于强调现代化设备的作用,把所有的知识都制作成课件或者是视频给学生播放,完全剥离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和指挥作用,这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二、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之余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技术的多样性运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充足的课堂体验,让教师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好感,把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科的素养。
而且,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之外,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调整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教学体验。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侧重性,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积极性,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节省写板书的时间和步骤,优化课堂教学的速率。例如,在学习与扇形统计图有关知识的时候,学生不能马上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所以教师就应当用计算机把扇形统计图的原理展现出来,为学生播放视频或者是图片来辅助讲解,在学生观看完毕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己进行绘制。教师可以把三个月或者是一个月作为周期,让学生统计自己在这一期间内购买的物品,并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可以直观的展现出学生购买物品在总购买中的比重,也能够反映出物品与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发。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他们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就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在学习余数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古人记录数字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而且还可以带学生品味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另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设计出游戏活动,这样也符合学生好玩、爱动的基本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去模拟真实的游戏环境。例如,在学习与数字加减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出商店购物的情景,可以用多媒体制作出商场的背景图片,然后展示出不同货物的单价,也可以在桌子上摆出一些简单的商品,让学生自行到商店进行购物,然后结账,这样可以让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与自身经历的紧密联系,提高自己对数学的理性认识、。
最后,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去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和差异,个性化教学本身就尊重了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期待,能够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发掘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优势。对此,根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材料,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筛选,最后设计出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当询问学生选择的理由,任务开展的方法,任务完成的程度,并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与总结。这里所指的评价,应当依托于机制的建设。教师应当降低对终极性考核的依赖,更加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兴趣的发展方向,互助合作的成果等方面,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在学习与复数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对那些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当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仍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训练、轻情感的基本问题,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本文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的设计,个性化教学的拓展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调整方法,整体上要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必然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周兆元.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5): 716-717.
[2]刘菲.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构建分析[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 003(010): P.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