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勇新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二中 3628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全力推进和高等教育的普遍推广,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受到教师的重视,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多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其次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
引言:
随着填鸭式教育逐渐被淘汰,适应时代新的要求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分析、整理、鉴别、消化和加工改造事物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传统、死板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局限于课本内容,不能推陈出新,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也未能开展数学综合性教学,上课时一味地讲解,不给学生探讨发言的机会,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与教师相互配合,学习的效率极低。
(二)忽视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大多数学生家长与教师往往忽视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片面的看重考试成绩。在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以官方的正确答案为准和讲述方式的单一性都会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发掘自身的思维能力,只会一味地按照学到的方式去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1]。
(三)时代更迭太快,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极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迅速变迁,社会对于数学人才的要求不再侧重于其解答题目的能力,而是对其思维能力与水平更加关注。在这一要求下,部分教师却不能推陈出新,及时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难以利用多元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的主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低。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要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中心,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留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创造,让学生发散思维,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掌握自己数学学习的节奏,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同时,为学生打造温馨且舒适的学习环境,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并让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发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班级中的某一几何体进行探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来绘制三视图与直观图,并且找到绘制图像的技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生成几何体,让学生从视觉上更加直观的了解几何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
(二)进行体系化教学
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学的体系却不能是紊乱、无逻辑的,只有进行体系化的教学,才能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才能在各个环节发掘出最好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数学的学习大体上也分为三块,分别为预习、学习及复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比如在学习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时,教师首先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把握学习的逻辑,并且在各个环节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学习函数与方程时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三)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不失为一种有效快捷的办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学题目主要为应用题与计算题,相较于只考核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加入应用题的数量更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周围的数学素材融入到学习之中,使单调的教材案例得到丰富,促进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比如在学习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时,教师可以增加相关的应用题数量,将直线与方程纳入一个现实的环境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新的课程改革下,课堂不再是枯燥且令人乏味的,教师正改变着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我国教育部也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中。而通过营造创新教育氛围、进行体系化教学和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等方法来推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水平,还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益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6(061):85.
[2]刘静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08):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