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渗透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5期   作者:刘 越
[导读] 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
        刘越
        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363000
        摘要: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达到升华人的感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审美,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段时间的教育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小学美术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思想熏陶。鉴于此,文章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的有效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欣赏: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磨砺和考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中,有利于小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同时增加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拓展知识,开拓眼界,丰厚美术艺术积淀,还能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因而,应该怎么样有效将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之中,是当今美术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鉴赏传统名画,成就精彩美术课堂
        鉴赏和学习传统名画是学习美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欣赏传统名画,既可以学习名画的作画技法,传达名画的价值理念,还可以讲述名画背后的故事,把故事中的情感内涵融入到艺术欣赏之中,给人以情感上的艺术体验。
        例如,在欣赏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人物龙凤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画作中的人物鸟兽,作者试用勾线和平涂的绘画技法,使图上凤凰的线条刚健古朴,欣赏作者的绘画技法,再讲解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细致了解楚国人引魂升天的丧葬观,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这幅画还将一个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有过的美好梦境的中华文化思想传递出来了。由此可知,教师必须通过现有教材上的画作,讲述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传统文化作品,创造更精彩的小学美术课堂。
        二、深入挖掘教材,发掘美术课堂内涵
        美术教材是艺术教育的载体,是不同于一般书籍的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众多专家和教研人员编写的,融入了诸多智慧。因此,教师要注重教材上知识的教学,切记舍本逐末。
        例如,在美术课堂上,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在教材中找到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点,这是能滋养学生的美术源头。传统文化是美术课堂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着重讲解,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以教材为基本,深挖教材,讲解和传播传统文化,增加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内涵。
        三、注重实践操作,融入传统文化核心
        随着课程的开展和教学的深入,为了不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自主实践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细细观察,其实美术的课堂中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我们讲到的中国画、风筝制作、泥塑泥人、剪纸等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的英文名“CHINA”有瓷器的意思,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中国的瓷器很早便随着丝绸之路扬名世界,我国也因此获得“瓷器之国的美誉。在此之中,唐三彩享誉中外。唐三彩是盛行于唐朝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主色为黄、绿、白。

如果我们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选取唐三彩为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唐三彩的造型之美,体验唐三彩的绘画技法,之后试着让学生拿出画笔先创描摹,创作唐三彩上的图案,在亲身绘画中还可以了解唐三彩的历史文化,领悟这个瓷器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所以,我们需要注重实践活动,不拘泥书本知识,而是要动手尝试,将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核心。
        四、融入文化情景,打造情景交融课堂
        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上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魅力,打造情景交融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根据学生年龄段,调整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扩展课堂内容使其活泼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他们的兴趣长久地持续下去。
        例如,在人教版美术教材里,教师在教学“窗口”这节课,可以通过放和窗有关的动画,配上引人入胜的音乐,带领同学们走进和体验艺术情景,不仅能使学生提升注意力,还能让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设置专门的文化情景,让学生融入其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紧抓传统文化,在欣赏中传承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很多的传统技艺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剪纸、绘画、国画、年画等。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和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之后再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接触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自身的带领下,更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从而促进美术教学实效迈上新的台阶。
        例如,在人教版学手艺学剪纸的课程之中,剪纸有“圆、尖、方、缺、线”五种剪纸技法,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两个种类。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从简单的学起,练习熟练了以后才能剪好长短、曲直不同的线条。剪纸中的每一个纹样、形象以及构图都代表着一种意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符号象征。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既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在剪纸过程中逐渐领会到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在艺术欣赏和实际操作中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由此可知,在美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紧抓传统文化的教育,更要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爱上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进美术课堂,不仅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需求,更是内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寻求相关有效渗透策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让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在不断鉴赏、绘画中,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欣.借助传统文化  丰盈美术课堂——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教育界,2020(36):91-92.
        [2]赵玉龙.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12):229.
        [3]雷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