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专业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5期   作者:刘 静
[导读] 英语翻译专业作为传统语言专业在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静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摘要:英语翻译专业作为传统语言专业在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新时代的翻译任务日益多元化,对英语翻译人才的要求日渐提升,培养跨专业融合翻译人才成为翻译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依托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英语翻译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英语翻译专业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英语翻译专业,跨文化,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 和“黑龙江十大重点产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我省在国际社会与国内发展指明了方向,规范了路径。要达到对外有效地发展,必须要有语言这一软实力作为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这就需要一批复合型、应用型的职业翻译人才及语言服务人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六大经济走廊,重点打造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黑龙江极具战略地位,已成为对俄贸易、向北开放和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和主通道。2019年8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成立,包括哈黑绥三个片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寒地冰雪经济等产业,正在全面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国家物流枢纽、对俄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战略发展客观催生在“跨境数字贸易、冰雪旅游及赛事、黑土森特农产品贸易、黑土文化对外传播”等特需领域对能服务于岗位一线的高水平应用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巨大需求。2019年12月,黑龙江省人社厅发布了《黑龙江省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0-2021年》,对精通俄英日语、具备相关领域岗位能力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急缺,“跨境电商、高级旅游策划、文化产业、国际营销、自贸区管理服务”等岗位人才需求均为最高等级“☆☆☆”(急缺)。
传统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重视语言的技能,但由于专业和学科的限制,涉及具体学科的专业性语言技能略显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语言人才往往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诉求。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语言强、有专长、专业复合”的精通某一专业领域的应用型跨界英语翻译人才,以此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更好的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语言保障。
二、 “个性分流、跨界复合、校企合作、校际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翻译专业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英语语言服务行业细分领域,聚焦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对接“跨境数字贸易(黑土森特农产品)、冰雪旅游 与赛事、少儿英语教育”产业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
专业聚焦“跨境数字贸易(黑土森特农产品)、冰雪旅游及赛事、黑土文化对外传播和外语教育”特色就业领域实施特色培养。模式特色:“翻译本科(BTI)+”, +岗位能力+从业资格,实行“3+X1+X2”校企个性化培养模式,理实课程+项目实践+顶石课程。

“假期国际语言服务体验训练营”,依托荷兰欧洲学院、荷晶大学、美国实习基地等开展出国实践。
三、跨专业语言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专业初步构建了翻译专业能力指标体系,并明确了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支撑。
能力体系由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板块构成,每个板块清晰的描述了能力描述,对于那个课程和实践支撑环节。
专业核心能力由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语言类听说读写基础课程,翻译理论基础)、语言综合能力(语音、听力、读写、口译、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类课程)、语言转换能力(英汉交替传译,翻译实务,实用文体翻译,体裁与翻译,英汉视译,商务口译,政务口译,笔译实践和同声传译类课程)、跨专业知识与专项翻译能力(跨境电商、汉语国际教育、食品健康与安全等选修课程或微专业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识选修课程,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英汉语对比与翻译,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类课程)、技术应用能力和文献检索及信息整合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语料库的笔译综合技能实训,计算机辅助翻译;英汉同声传译类课程)构成。以上课程用以实现培养能力和能力达成。同时,课堂实践、课程论文、专业大赛、第二课堂、项目实践、资格认证、专业证书、自主研习等实践活动也为能力的达成起到促进和支撑的作用。
职业素养指标体系由综合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模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劳动教育,思政课社会实践、通识选修类课程),自我认知、工作环境分析、制定决策,团队精神、团队规章、团队责任,沟通技巧、谈判策略,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形象礼仪、科技时代礼仪,笔试形式与技巧、面试形式与技巧,就业形势与方向、就业新政与把握,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意识,译员从业素养构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团队合作,职业沟通技巧,就业指导,职业伦理等课程的构建用以培养以上职业能力,并结合课内实训,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谈判,职业面试,行业就业形式分析,案例分析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实践环节促进学生达成职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由创业精神,翻译领域创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造性思维项目构成,搭建创新创业导论,翻译工作坊和语言能力绩效考核等相关课程,结合创意项目展示,校企联合项目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思,促进能力的提高。
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
        校企协同、能力孵化:专业与翻译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数字贸易(黑土森特农品)、语言服务、少儿英语教育、冰雪旅游服务等特色专项人才,商建共建顶石课程和实战项目,校内实训、远程离岸储培、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刘静.黑龙江“十大重点产业”战略下英语翻译本科跨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 对外经贸,2018(3).
2. 刘静.“国家战略”背景下英语翻译人才校本跨专业融合培养的研究意义[J]. 社会科学,2017(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国家战略”背景下英语翻译人才校本跨专业融合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DFHX150121),2017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重点科研项目“话语实践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英语翻译专业顶石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HDFHX170206)及2019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校本翻译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DFHX19022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静(1983-),女,黑龙江东方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美国文学、英语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