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霁舒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公共品格是主流价值所涵括的内容,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的危机中,展现了许多高尚美好的德行,也暴露出人性中丑陋的一面。高校的德育要在疫情的检验中反思自身,从排他性竞争的个人主义走向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品格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后疫情时代,高校要建构公共品格教育体系,开展协商民主的教育行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精心设计公共品格教育课程,引领家校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具有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高校;品格教育
在疫情中,在面对生存与危机、价值与行动、群体利益与个人私利的张力冲突中,极大的考验着我们的道德体系。教育责无旁贷,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表达对人道德成长的殷切期待。在后疫情时代,高校要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注重公共精神信念的提升,开展品格教育,以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拥有健康高尚的人格,实现个体生命的最大价值。
一、疫情中的反思: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面对疫情的袭击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积极应对,在危机中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全国医疗系统纷纷投入的战疫当中,无数的医护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前线,社会各界也在各自的领域中贡献财力物力、贡献智慧。在教育场域,与其说疫情是考验,不如将其视为审视自身的镜子,疫情引发教育对自身反思,学界产生了很多的相关话题,比如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或是线上教学对传统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张力以及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教育将走向何处的价值关怀问题等。在今后,疫情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的语境下,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人,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的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和适应未来,这些都是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给予积极回应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人性化,教育既要培养“个体”的人也要培养“社会”的人。而我们培养的“个体人”不是原子化的个体人,而是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形态,是具有公共理性精神以及公共德性品质的“公共人”,这才是民主法治社会所需。[1]而当前,排他性竞争根深蒂固于学校的文化土壤,以考试、排名为评价的机制导致了学校中无处不在的竞争文化,除了“出类拔萃”“考取功名”儒家文化基因外,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虽然增进了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识,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孤独的、封闭的个体化生存状态的形成,它削弱了个体与他者、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紧密联结,导致了脱离于公共生活的“个体人”的产生乃至膨胀。[2]
现代学校在个人主义、竞争主义、私利主义等观念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股竞争性个人主义的观念思潮。
二、从个人主义到公共精神:公共品格教育的使命
现代学校的"竞争性个人主义"促使学生在知识、考试和学业成就等方面展开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种过度的教育竞争使得学校生活内部的公民交往关系愈来愈走向孤独和分裂,最终造就出“孤独的公民”。 [3]我们所有培养的人是“合作的公民”,即够在公共事务中,具备公共精神和公共关怀,持有公共价值进行公共协商从而激发出公共合作的公共人,是我们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也是我们学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所需要培养的人。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实现离不开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公共品格教育对于人的公共精神培养,公共合作行为的激发具有重要意义。朱永新认为,公共品格是指在公共时空领域内,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共精神与合作能力。[4]从个人主义走向公共精神,是核心价值的必然选择。公共精神,指“人们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公共事务的热切观照和对公共秩序、公共利益自觉认同与追求的内在品质” [5]。就外延而言,公共精神包括公共意识、公共理性和法治精神等。[6]公共品格不是先验的,而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公共生活塑造了公共品格;[7]公共品格促进了公共生活的自觉建构,公民品格教育是基于公共生活,通过公共生活,为了公共生活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公共人”。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德育如何构建大学生公共品格教育体系
危机使人自省,在后疫情时代,面向未来社会的变革、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同在的挑战下,高校德育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确立以“公共品格教育”为导向的德育理念,倡导大学生民主性格、公共精神和谐发展,完善自我,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关爱他人,积极奉献,造福社会,获得公共价值,是高校公共品格教育的自觉追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具备公共品格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的保障。公共品格的培养不仅依赖于高校的德育工作,也需要高校教学、管理、服务通力配合;不仅限于学校阶段,还需要终身学习体系支撑。不仅限于学校场域更需要家庭的支持、社会的配合。面对后疫情时代下,瞬息万变的、具有巨大挑战性的“时代环境”,需要教育者用创新的思维开拓公共品格教育的创新, 并通过细化教育实践操作目标,多角度、全方位地推进高校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
首先,开展协商民主的教育行动。把协商民主的精神运用在学校管理、班级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之中,建设以协商为核心的学校和班级治理组织。[8]通过协商民主的教育行动,促进不同价值主张学生的沟通交流,并最终达成共识。例如,可以开展模拟政治协商课堂,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了解我国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协商能力。在协商民主的教育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公共理性、合作能力和激发公共精神。
其次,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公共参与、公共关怀精神的培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学校应鼓励学生的公共参与,发展他们平等参与的道德主体精神。为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意识及身份认同,打破权威主义的束缚思维,对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进行“赋权”(Empowerment),鼓励大学生以平等的主体身份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权威-依附-服从”的师生关系, 形成一种“平等-参与-共治” 的新型师生关系。[9]如此,高校应从单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变为双向度的上下融通的治理,师生共治,给予学生一定的话语权,促进学校公共生活的发展。公共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公共参与的实践,学生只有身体力行的实践参与,才能不断提升公共认知、公共理性和公共合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的提升。
再次,高校的公共品格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来源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课程可以依托于思想政治课、学科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实习见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样型的课程载体。既往的德育课程因为远离学生的生活,枯燥乏味而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因此,课程的内容要“接地气”,既要凸显鲜明的时代特性,也要反应学生真实的状态。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需求,关照不同群体学生的特殊需要,将蕴含民主意识,公共精神,平等对话思想的素材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复次,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快速变革和难以预测的未来,高校还需肩负引领家校合作的重要使命。家庭是公共品格形成并得以维护最天然的场域,同时,品德的形成需要多方的教育合力。公共品格的形成既需要学校的主战场,也需要家庭这个最真实的第一现场。以往家庭在合作中退居次位,很多家长依旧持有教育是学校责任的观念,抑或是在合作中边缘性参与、消极性参与,家长参与学校的核心管理少,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少。在家校关系中,角色定位、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评价都值得重新审视。在公共品格教育中,学校更应该起到积极引领作用。应主动作为,寻求合作的框架、与课程和德育相关联,不断探索合作的新模式。
最后,协调高校——社区联合机制。大学生除了在校生活还有校外的经常行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公共精神的培育。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变,物理空间的转换,宗族式和邻里式的居住环境被现代化小区所替代,也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这不仅不利于人际之间的互动交往而且导致了公共空间的丧失和公共生活的匮乏。公共空间是公共人聚会的场所和机构,缺少公共空间,失去了公共交往的场域,日常公共生活自然无从谈起。[10] 因此,提供公共空间是社区要担负的责任,如何搭建提供公共生活的平台与空间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话题,作为高校,为了使培养的人适应未来公共生活,应该有所作为,在社区和学生之间搭建桥梁,联合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搭建社区交往的平台,增加大学生参与社区人际交往频率,提升大学生人际的互信和对公共空间的认同感、归属感,真正成为社区的公共人,进而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公共人。[11]
公共品格是人社会化的一种必需,公共品格教育不是一种对于人性的束缚,而是一种对于人性光辉的彰显和发扬,开展公共品格教育,有利于培养合履行公共使命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公共品格教育进入高校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人的公共理性的思维立场、协商意识以及批判能力的发展,统整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公共品格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公共精神的,进而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2]叶飞.从“个体人”到“公共人”——论道德教育如何培育人的公共品格[J].教育科学,2019,35(01):16-22.
[3]叶飞.竞争性个人主义与“孤独的”公民——论公民教育如何应对公共品格的沦落[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2):67-7.
[4] [6]朱永新,汪敏.教育如何不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J].教育研究,2020,41(02):61-71.
[5]杨淑萍. 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及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J]. 教育研究,2018,(3).
[7]冯建军.公民品格与公共生活[J].道德与文明,2020(04):5-13.
[8][10] [11]冯建军.公共人及其培育:公共领域的视角[J].教育研究,2020,41(06):27-37.
[9]叶飞.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个体化困境及其超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6):51-57.
作者简介:张霁舒,女,1988年出生,河北承德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德育,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