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成
福建省惠安县岞港中学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的思想理念号召,始终围绕学生主体这个核心,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索落实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是德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发挥这门学科的优势,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应该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从而改变落后的教学面貌,促进教学质量实现不断的提高。笔者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出发,谈一谈相关的经验方法,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正是建立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这不仅关系到他们性格和品德的完善,也会影响正确“三观”的树立,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高,要想从过去这种枯燥低效的教学形式中走出来,就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增效减负的教学改革效果。
1 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改革机遇和发展空间,作为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摒弃落后的教学思路,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立足于教学的灵活运用,科学设置教学模块和教学计划,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1]。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消费者的权益”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消费和消费者的概念,明确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教师就可以设计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买东西,有没有遇到过退换货的情况,你是否得到了应该有的赔偿呢?”这个问题就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在热烈讨论的良好教学氛围下,促进了教学顺利高效的开展。
2 巧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和教学活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普及,但多媒体的运用成为了一个短板,很多教师在使用的时候没有掌握方法,或者存在滥用多媒体的情况,导致多媒体教学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比如播放法治视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2]。例如,在“我们崇尚公平”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什么是公平,能正确看待公平与不公平的现象,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个案例视频,比如有的是恃强凌弱,有的是公报私仇,或者是见义勇为等等,当学生观看这些内容的时候,就会产生为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和公平观念,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解决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具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现,学生的会很有兴趣参与学习,情感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因此教师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3 开展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应该是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依据新课改的思想,应该是在教学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不断发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主动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可以组织开展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对他们的思想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行培养,锻炼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3]。例如,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提出一个合作探究话题:“什么是人格尊严,如果我们的尊严被侮辱了,应该怎么办?”这样各个小组就会进行讨论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之后可以联系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如何维护国家尊严。
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品格培育,广大教师要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心理特质与探究心理,科学制定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实现更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一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18(33):44-45.
[2]唐宗隆.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2.
[3]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