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发
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小学 湖北.洪湖 433222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科内容比较综合,以探究性学习为中心,实验教学为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以下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对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一、明确实验任务,调动学生操作兴趣
在课前老师要明确实验任务,讲清楚本节课要做什么实验,用到什么器材和原料,应该注意什么,最后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尽可能的讲清楚会出现哪些错误的现象,不要给予学生太高的期望,在保证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还要让学生做好实验失败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心态,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通过科学的引导顺利进行实验,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步骤,主动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实验进程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实验的方案,帮助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生们对生活环境都有一定的认知,教师设计实验时如果运用接近生活的方式,更会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比如在做“开水养鱼”实验时,首先提问:开水里面能养鱼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开水里面到底能不能养鱼,千万要注意,不要把小鱼煮熟哦,如果小鱼不幸被谁煮熟了,那就成为谁的盘中餐吧。首先我们需要水、小鱼、粗一点的试管,保证能装得下小鱼、试管夹,然后还有用来加热的酒精灯。接着在试管里倒入接近试管口的水,把小鱼放进去,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把试管倾斜,注意不要把水洒出来,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的上半部分,只加热上半部分,安静观察,直到水面开始有热腾腾的水蒸气,观察小鱼的状态。问,小鱼为什么还在水里摆着尾巴?这个被加热过的鱼还能不能继续活下去,还能活多久?带回家试一试。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水杯烧开了小鱼还活着吗?因为只是上边的水开了,热的水不会沉到下面去,热的水是往上升,凉的水是往下降的,下边的水还是凉的,所以小鱼安然无恙。通过这样的设计提问,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实验操作,更有利于他们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着自己找到答案,学生对这样的实验感兴趣才会主动去研究,建立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认知。
二、实验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积极的加入到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来,要做到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要动手操作才会提高课堂效率,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尽量做到能够让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在解剖花的时候,教师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两朵花,或者由老师自己备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尽可能的有富余,避免学生操作失误导致失败缺实验材料的情况。教师准备好托盘和镊子。观察手里的花都有哪些特点,利用镊子进行解剖,并按照书本上的指示反别判断他们属于什么部位,并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如果实验内容比较复杂,则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接触到实验,比如一位同学做实验的前半部分,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第三位同学负责帮助第一位同学递东西拿器材。可以进行多次实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小组之间要积极讨论,充分发挥各自的观点,取长补短,高效快速地完成实验。
三、指导实验操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学生之间动手能力存在差异,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实验,以免造成失败重新再来,既浪费课堂时间,也容易跟别的同学拉开差距造成跟不上节奏的局面,这样既没有掌握课堂知识也容易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大致地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当教师示范教学完成后,小组之间展开实验探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起到帮助同学的作用。比如,在《造船》试验进行前学生根据小组之间的讨论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根据设想做出船的基本形状,互相讨论怎样才能使船体更坚固,怎样才能让船装的更多,怎样才能让船保持平稳。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操作,其余的同学负责设计方案。在学生们互相讨论的时候,教师要走进学生,观察他们的进展速度和方案是否可行,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例如,船为什么都是梭子型的,做成方形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试着把船舱分成几部分,把玻璃球分开装看看能不能让船更稳一些。学生逐渐进入实验过程,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课堂氛围也是渐入佳境,教师的适当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学生就会十分注重实验过程,在实验成果展示的时候才会有充分的表达。这样学生就会充满成就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就会加深。
四、自制实验材料,提高实验有效性
小学科学实验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实验材料基本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让学生在实验前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来制作实验需要的器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积极促进实验兴趣的方法,也能让学生更明白实验的原理。比如在《导体与绝缘体》这一课,课前老师要求准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准备下节课讲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课下学生一定会搜集各式各样材质的东西,比如,小木块,易拉罐,玻璃球,铅笔盒,硬币,纸板,海洋球等等,在试验中,教师走到学生面前分别将这些东西接入电路中,告诉学生注意做记录,写明物体的材质,通电后小灯泡的反应。有些东西在接入电路中时小灯泡会亮,有的就不亮,然后给出结论,能够让小灯泡亮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够让小灯泡亮的物体是绝缘体。那么都有哪些物体接入闭合电路后小灯泡亮了呢?有易拉罐,铁的铅笔盒、硬币这些东西,他们都是金属材质的,所以,金属是可以导电的,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所以金属是导体,其余的这些是绝缘体。老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对实验想象的印象,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但经过自己摸索多次实验,总会成功的。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实验认知,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学生指明目标,布置任务,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还要保证满足每个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科学规范的操作,保证学生的安全,还要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在科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健康的学习,培养成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曾黎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的认识与问题[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1)55页.
[2]贺勇 顾恩甲 创新实验器材 优化实验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10)47页.
[3]苑佳莹.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111.
作者简介:张广发(1964.1-),男,汉族,湖北洪湖,大专,单位: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