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岩,余海蓉,李思远
(上海海洋大学 爱恩学院,上海 200120)
摘 要:大学生作为时代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承受很大的压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爱恩学院“师说心语”心理辅导站的运行现状,探究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师说心语
1前言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因此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运用而生。但很多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在建设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不能够很好地发挥预期的效果,因此,建设一个适合学院自身专业特色、学生身心发展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2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存在的问题
2.1角色定位不清楚,职能发挥不充分
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摸与跟踪以及心理危机时间的干预与转介等常规工作,但大多数高校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负责老师对于辅导站的定位不清楚,对于校级、院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分工不明确,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断层、越级和处理不当等情况发生,最终使得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明显。
2.2专业心理指导老师配备不足
目前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指导老师往往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没有相关的心理咨询资格证书,同时这些指导老师所接受的培训相对较杂乱,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很少有机会参与系统性的心理咨询专业方面的培训,从而导致缺乏专业知识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3组织开展的活动形式较单一、没有品牌化
由于辅导站缺少专业的指导老师,导致在活动的开展形式上只局限于知识竞赛、讲座等单一形式;同时二级学院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并不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只是单纯地完成校级心理中心安排的任务,没有结合学院特色以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活动的设计,缺乏一定的创新。
3“师说心语”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爱恩学院“师说心语”心理辅导站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摸索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建立完善的院级心理危机干预和防控制度
(1)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爱恩学院已经建立了“宿舍心理联络员-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学院心理辅导站”四级网络心理预防系统。心理联络员和心理委员深入学生宿舍、课堂等场所,深入了解每位同学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辅导员和心理辅导站,心理辅导站并立即联系学生家长、上报学校心理中心同时召开辅导员会议一起研判学生危机事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2)心理危机预防制度。
学院实行每月心理筛查工作,主要是对在心理问题库中的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学生近期各个方面的情况,同时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进行一个动态地跟踪、更新,一旦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立即进行转介。
3.2多措并举,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活动开展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渠道。“师说心语”心理辅导站充分发挥学院四级网络心理预防系统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自我调适、自我成长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免疫力。
“AIEN青春·筑梦之旅”团体辅导活动:这一团体辅导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大一时期的团体辅导主要是解决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大二解决的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大三解决的主要是时间管理问题;大四解决的主要是就业压力问题。
“AIEN·心随影动”心理电影赏析活动: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感悟人生,以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AIEN·情绪SPA”:围绕在面临成长、恋爱、人际交往等人生课题产生负面情绪时如何去处理来交流内心的想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AIEN·寝密无间”:旨在让学生记录宿舍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向其他传递保持良好宿舍关系的秘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人际关系的相处技巧。
3.3组织专业培训和督导,提高辅导站成员的服务能力
“师说心语”有较为完善的培训制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学院会定期对辅导站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格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等;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督导制度,学院会经常邀请校内的专业人员或者校外专业机构的督导老师来面对面进行案例督导,提高了辅导站成员的理论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高校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建立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最大程度的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整、实现人生目标价值。“师说心语”心理辅导站从制度的建立、成员的培养以及活动的创新探究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荆玉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二级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03):115-117.
李小霞,付洋.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路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6):164-165.
李海霞.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42-44.
韦利梅.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初步探析——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晴天咨询室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178-179.
张曼.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模式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145-146.
丁少岩(1993.06),男,汉族,安徽萧县人,硕士学位,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