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欲时代下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的变迁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5期   作者:张彦涛
[导读]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后物欲时代的时尚元素进行归纳分析
        张彦涛
        黑河学院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后物欲时代的时尚元素进行归纳分析,并基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在后物欲时代下所具有的诸多时尚元素变迁。本文从变迁的驱动力、变迁的内容以及变迁的方向上进行了深入挖掘。
关键词:后物欲时代; 时尚; 变迁; 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温饱解决,进入后物欲时代。这个时代有什么特征? 人们如何去适应这个时代? 都是需要被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温饱问题。物质供应与人们舒适生活的需求之间形成的顺差,使实现人民对更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成了如今的主要任务。在后物欲时代下主客观的矛盾冲突中,如何认识以及处理好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和其生存的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成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1.后物欲时代: 感性精神之向往
1.1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与生命不堪忍受之轻
        随着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工具不断更新升级,社会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发展到 A 点右方,“自然人化”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的本质力量的日渐强大,生产功效大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一直以来困扰人类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当温饱猛然解决的时候,最初的满足过后,我们会忽然觉得空虚无聊,我们会不知所措。然后,无聊像是饥饿一样强劲的驱动力,造成了一种心理需求,想通过身体和心理的刺激性行为达到无聊的解脱,其迫切性正如同我们的身体对食性的需求一样。由此,我们在百无聊赖中忍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2实用主义向游戏娱乐的嬗变
        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指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意指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的交往中,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在社会与自然中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必须在残酷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用自身的本领去融入社会,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在后物欲时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以生存为导向的个人技能的培养是以实用为主。而物质需求被解决后,在后物欲时代的向心引力下,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与物资匮乏年代的“实用主义”观念背道而驰。人们向着更高层次的审美精神需求大步朝前。
2. 时尚: 精神表达下的社会身份符号
2.1时尚本质简论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既定模仿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试的需要,他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进行的道路,他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追求是人的本性,要“求同”也要“存异”。时尚是将社会一致性与个性差异化动机相结合的一种社会形式,因此时尚具有模仿性、精神性,我们不仅需要通过模仿进而“求同”并将自我嵌入社会特定秩序中去,还需要通过标新进而“立异”,即通过个性情感的外化行为与他人进行区别,最终走向时尚,被人认可。
2.2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时尚表达的有效载体
        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作为“舶来品”,20 世纪 80 年代传入我国,于我们而言,这样一种体育与艺术融合的运动项目就属于第三种类型的新。

存“心”带“新”的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将默契嵌入时尚潮流中。由此可见,从前人类在后工业的物质匮乏时代以物质炫耀来寻找嵌入社会秩序的同时寻求个性张扬,从而聊以慰藉精神的方式已经在后物欲时代下越来越趋向非物质化炫耀的手段。精神的充实丰腴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时尚,人们所渴望的是时尚所青睐的符号价值,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使用价值。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作为一种精神宣泄的艺术形式,满足了人们时尚追求的心理特征。
2.3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存“中国之新”立于世界舞台
        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在出生之初,就是在群体劳动中出现,是一种“合群”的文化现象。在其传入之初,也带着社交和“合群”的功能。它即构建了对外交流发生的公共交往平台,从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的别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中就能顾其名思其义。中国人通过这一体育艺术项目强化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通过这一模仿习得的技能,使国内的人民聚集合群。它被用来构建和满足符号文化意义所显露的时尚元素。完成时尚的模仿性,达到“求同”的心理需要。然而时尚除了有模仿的特性,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个性的强调、对人性的个性化装饰。
3.后物欲时代下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在中国的发端
        1987年温饱解决后,中国人进入后物欲时代,人们的生活价值取向从实用主义向游戏娱乐嬗变。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其本质与游戏具有一致性,都指向人们的感性精神生活。
3.1时代的牵引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提出了我国大部分人民“温饱已饱”,大多数人进入后物欲时代。经历过改革开放,中国大门敞向世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需求逐渐从马斯洛低层次需求向更高的精神层次需求转变。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这样一种新式娱乐项目通过其丰富多样的舞蹈种类,波澜起伏的音乐旋律,或端庄或热情的服饰让温饱解决后的人民有了精神“消费”的动机。
3.2时尚的助推
        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在中国诞生之初就带着时尚的气息,从最初只由上层阶级享用的高雅艺术到如今普罗大众都能共享的体育艺术项目,一直是一种时尚的艺术。尤其近十多年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不论是视觉感知还是亲身体验上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4.结论
        综上,通过舞蹈的时代化变迁,中国人民不断将其进行时尚化改进,同时在遵循体育舞
蹈最初的服饰要求下,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使黑龙江流域仪式性舞蹈元素止步于流行泛滥而永葆时尚特性。同时,中国的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向世界展示“中国标签。
参考文献
[1]文娟.后物欲时代华莱坞电影的家国想象——以《战狼》为考察对象[J].东南传播,2017(08):27-32.
[2]陈施施,陈敏慧.后物欲时代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3):87.
[3]胡传明,陈施施.后物欲时代大学生道德困境解析与路径选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05):142-148+153.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课题题目:黑龙江流域民间仪式性舞蹈文化记忆的解构与重构研究
课题编号:20ysc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