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媚
河南省滑县六中 456400
摘要:谈到数学大多数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在教学工作中我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有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德育教育 培养
一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1、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限,必须善待人生,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 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进行人格教育。
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们认识到不能迷信一些虚幻的东西,应该尊重科学,相信事实。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3、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阴,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地磨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4、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我国的文化宝库里,数学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果卓著。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不朽的传世名著《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到近两千年的一些重大成果,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关中国古代和现代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和他们的伟大成就,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有深刻的影响。例如,北宋人贾宪1050年首先使用“贾宪三角”进行高次开方运算,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1961年)记载并保存了“贾宪三角”,古称杨辉三角。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1303年)扩充了“贾宪三角”成“古法七成方图”。在欧洲直到1623以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3岁时发现了“帕斯卡三角”。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得出的结论在一千年以后法国数学家韦达才取得。日本的数学家三上义夫将祖冲之的“密率”称为“祖率”,以纪念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的贡献。又如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他研究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华氏算子”及“华氏不等式”等,他的有些著作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地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三十多年来,他与人民同甘共苦,虽然在十年浩劫中他受到不少冤屈和迫害,他仍积极争取入党,终于在他古稀之年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的崇高品质。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的目的。
二、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并且依据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去进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适度性原则。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使之在无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要防止牵强附会、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
2、渐近性原则。
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找出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近地进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可能都一个标准,对那些稍微有差距的学生要给予宽容,只要他比以前有进步那就达到目的了。
3、以情动人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发掘和表扬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在“润”字上下功夫,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的情感,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爱。
4、持之以恒的原则。
德育不能搞一阵风,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期精心培养,持之以恒的渗透,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应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反复地向学生渗透其德育内容,不可厚望于某节课、某个内容。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效果。
总之,中学数学课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为建立极其有效的思想教育情景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我们则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应当是有目的而又自然的进行,不应当是强迫的牵强的。这种思想教育最理想的方式是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同时这种思想教育还应该具有连续。
参考书目:
①京大学出版社:《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111页-115页;
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走进新课程》;
③广西教育出版社:《数学教学论》22页-36页;
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98页-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