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兰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8101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几年来,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创新,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还是有不在少数的教师坚持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考试分数,却没有思考提升考试分数的价值何在,教师在讲台下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着语文教材内的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讲,丝毫无法体会语文知识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即便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也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从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地诠释教育真谛。据此,文章尝试制订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语文教学的要求。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语文教师要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内在品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1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的僵化
教学不是教师高站讲台上将手中的课本一字不落地读出来,也不是学生一言不发地静静在座位上听讲,教学是需要互动的,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需要学生的不耻下问。但是,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仍广泛地存在于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本质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这样的教师“不思不想”,不去钻研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使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一纸空话。教学方法的僵化,是当前许多课堂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1.2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差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背景下最常用的课堂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充分应用此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部分语文课堂上存在着合作讨论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设定的小组探究性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必再经过小组合作来理解;第二,课堂上留给学生的小组合作时间不够;第三,小组合作分工不科学,组内发言的往往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参与度不高;第四,教师未能及时引导,不了解各个小组的探究现状,成了“袖手旁观者”。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被动式的学习效果是低下的,主动式的学习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质量,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告诉学生,在学完第一课时后会找几位同学模拟“晏子使楚”的场景,哪位同学对晏子性格的总结最准确,将得到扮演“晏子”的机会。这样,在学习开始前,学生就会紧跟教师的引导认真学习,尽可能去获得扮演的机会。这样,在扮演过程中,学生会努力把自己代入晏子的角色中,从而能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
2.2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活动
对于小学语文知识来说,其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同时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文化特性与艺术价值,学生的想法不同,对语文的看法也不同,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发挥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化,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分析,从而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高于应试分数培养,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价值高于百无一用的考试机器,尤其是在语文学科内容本身就存在着一定思想境界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强化思想,深化理论,可尝试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想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学生对学科的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以外,教师还必须要对多种不同的教学材料进行收集,因为语文涵盖的内容较多,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对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挖掘,让学生感受到真正具有趣味性及实际意义的语文教学过程。
2.3适当增强阅读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积极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样也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渠道,所以教师要提高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度,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情感抒发的方法。对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如果讲解写景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景、发挥想象,进而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来培养其核心素养。同时,这样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方面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是这种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
2.4巧设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思维发散这一方面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巧设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散思维,交流想法,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弥补自身思维的缺陷和不足,构建完善的思维模型,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时,首先,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古诗中提到的景物有哪些?”学生纷纷回答有荷花、荷叶、菊、橙子和橘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翻译古诗,使其掌握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古诗的题目为赠刘景文,你们认为苏轼写这首诗赠予刘景文是想要告诉他什么呢?”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分析古诗,交流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荷尽菊残是什么时期?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使其探究这首诗的具体含义。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充分发散了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构建了良好的思维模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而核心素养正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工具性的学科,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再加上当下社会对我国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使得教师不得不积极研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巩妍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8):141.
[2]郭红.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35-36.
[3]盖成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