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彬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陡沟田桥中学 238300
摘要:语文新课标强调,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出真情实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讲究方式方法,为学生写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以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标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对小学写作的深化,对高中写作的铺垫,对学生作文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作文学习情况优化教学策略,促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读前先写读后再仿,提高写作创新的水平
语文作文日常展开的基础训练内容就是读与写,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阅读后写作。但是倘若让学生先写作,随后进行阅读,阅读后再接着仿写,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练习写作不仅要仿照练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读前先写可以使学生先把自己大脑中的内容体现在纸上,随后的阅读过程一定会给学生灵感,借助灵感再进行仿写或者修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仿写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时,笔者提前为学生布置好写作作业,以春天为主题写一段300字的小作文,学生利用自身积累的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创作,在课上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时从中找出优美的语句,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与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形成对比,读完课文后,学生心中都有了一定的想法,随后,笔者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知识的积累渐渐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写作学习方式创新,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当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信心以后,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里所说的写作能力,主要指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段落布局的能力。因为只有学生拥有这两种能力,才能够写出比较优秀的文章。所以,笔者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从教材中入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一课时,笔者就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笔者先向学生出示两个问题,问题如下:
(1)走着在描写白杨树之前,为什么要先写高原的“单调”?
(2)文中第七段的描写过程中为什么会使用多次“难道”?
之后,笔者就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想象着作者的感情对本文进行大声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朗诵了即便以后,学生也对这两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之后,笔者会抽查了几个同学,然后在为学生讲解正确的答案。最后,笔者会为学生详细讲解语言表达和段落布局的重要性,并将他们刚刚找的语感和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进行总结提高,使得这些内容真正变成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使他们在阅读时找到了良好的方法。可见,创新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分类指导修改,改出好文章
写作教学的效果好坏,与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自己文章的修改直接相关。国家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强调教师的作文批改,甚至要求精批细改,后来发现效果很不理想,反而增加了教师很重的工作负担。在1990年代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删掉了这一不见实效的要求。到本世纪初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坚持了这一观点,虽然不少地方不少学校至今没有执行这一国家的学科教学法规。不批改不等于不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解,更不等于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虽然有“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灵感乍现,但绝不能认为好文章多少一次就能够写出来的。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很多文学大师都会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令自己满意为止。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也要注重作文的修改。
笔者通常采用分类指导修改的方式,给学生明确其作文中有哪些问题,具体要如何修改,不能只是给出一些无关痛痒、空洞的评语和修改意见,这种很容易使学生摸不到头脑,不知如何下手。在初中语文作文的修改中,每一次修改都要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知道修改的原因以及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以生为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找到具体的策略,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真正的提升。只要我们坚持课标提出的“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八字目标,一次一次地落到实处,一步一步地走上正轨,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有希望了。
总而言之,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能够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绝对能够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希望诸位教师不断探索更有效的作文指导策略,真正促进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娟.探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J].学周刊,2014(17):160.
[2]毛以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