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整合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 李允辉
[导读] 在当今社会里,孩子们总是被过度地关注学业成绩
          李允辉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中心小学 236000
         摘要: 在当今社会里,孩子们总是被过度地关注学业成绩,常常引起孩子考试焦虑等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隐藏在孩子的心理深处,教师们如果不多加留意则无法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故此篇文章倡导教师注意心理健康和道德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能够令学生丰富自己,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样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因此,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有机呢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小学教师应对此进行深刻研究。
         关键字: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小学生不仅仅是身体未发育成熟,其心智也处于不成熟状态,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甚至形成其人格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与道德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注重学生的内在心理变化变成了首要任务,只有孩子的心理状况良好了才能快乐学习,提高成绩,结合教育目的,从内部素质方面塑造学生。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道德教育很大影响的,而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影响着孩子的内心世界,故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联系。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从理论上分析,道德教育主要源于教育学,并且与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影响下诞生的,其目标是引导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在德育方面,有必要有效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必须平等。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干预,才能实现及时的沟通和互动。
二、小学生心理特点
         六到十二岁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而在儿童晚期,大脑发育是形成完整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时期,而在初等教育中,身体和心理处于低下状态,正处在由低到高的过渡中。 在这期间是养成学习,情感,意愿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
         儿童已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分辨是非的能力仍然有限。 他们没有社交互动的经验,经常面临许多困难的问题。 这是焦虑的开始。 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可能会遇到学习困难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种焦虑会导致对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热情和知识。 但是在这个阶段如果接受适当的教育,这样学生的整体实力将迅速提高,孩子生命的旅程也能实现人生中深刻而有意义的转折点。
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1、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小学生无论是身体变化,思想观念还是情感变化,都会对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产生误解,因此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其专业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学生行为和习惯的影响较直接。进行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时刻审视自己,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拓宽知识视野,更知识结构,做到跟进时代潮流。

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格和心理,运用素质、言行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促进与学生的及时交流与互动。身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相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正确的干预。学科教师在教学相应学科的时候,不能只将目光放在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而是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将教科书知识点与心理健康知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从教科书的知识引出心理健康知识,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提高心理素质。孩子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和家长稍微不留神,孩子就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而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在差劲的氛围中成长,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所以教师要学会识别孩子周围的环境,改善学习氛围,提高核心质量。
2、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话用来描述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适合不过了,校园环境不仅仅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外貌风采,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道德。比如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的绿化建设,绿色能够使人们心情愉悦起来,这样孩子在愉快的心情里学习,学习效率提高,减少了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概率。
         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地点,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提供帮助,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正确的制定疏导计划。此外,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有关规定,学校应该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德育目标,不断优化德育课程,促进健康教育,密切监督和评估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训练的实际效果,开展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实践活动。
3、充分发挥父母的作用
         对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过程中,仅仅是学校教育是不够的,我们倡导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地与父母取得联系,形成家校一体的网络结构,与家长合作起来,不仅在学校教育孩子,也在家庭教育孩子。这需要我们不断改善父母,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以便我们可以交流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行为。其次,学校需要重视家长的培训,学生需要定期举行家长会和其他活动,以不断提高其父母的教育理论的质量。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应用
1、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作为课程改革从业者的第一个挑战是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并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多样化教育的核心,他们的主观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核心角色。
2、加强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要分析教材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利用好教材中的至少是,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教育。小学生对新事物感到好奇,不能忍受课堂教学模式总是一样的事实,因此有必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并以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支持课堂,使教育更加灵活。教师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必须得突破自己,持续输出创新的教育模式,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更完美。
3、继续渗透道德教育。
对于小学生,道德教育应该被重视,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如果过度追求快节奏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时候切忌拔苗助长,盲目过快。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以说服式教育为主。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正确使用教育,才能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爱上自己,提高学习效果。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转变的主要时期。 因此,教师应该建立家校交流的合作网络,注重学生的家庭氛围以及教育,通过家校一体共同促进学生们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英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18(10):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