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袁图举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具有繁琐性、抽象性等特点,为无味枯燥

         袁图举
         贵州省习水县民化镇锡群小学    564617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具有繁琐性、抽象性等特点,为无味枯燥,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大多数建立在直观简单的角度上,从而导致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较差。学生们每天的生活是他们最直接接触的、最熟悉的情境,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在设定生活情境时,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体系。
         关键词:生活情景;小学数学;运用
         引言: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在具体生活中提取素材用于实际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许多事物都有好奇,利用生活情境法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既能提升数学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利于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学习习惯,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
         一、小学数学教师在设定生活情境时的问题
         1、设定生活情境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符
         我们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小学生在平日的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其采用的生活情境符合日常生活,否则学生不仅无法对知识内容产生共鸣,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2、设定生活情境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老师在设定一定的生活情境时,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认识和考虑,制订合理的、差异化生活情景;其次要认识到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内容。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水平,适当加强数学的抽象思维训练,为以后学习更有深度的内容打下基础。
         3、设定生活情境应注意把握教学重点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定生活情境时,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个方法,反而过度关注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建立思维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优点,因此,教师应当适度的设定生活情境,博采众长,把握教学重点。
         二、小学数学教师在设定生活情境时的优势
         1、直观体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于抽象性强的数学知识难免存在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纯说理性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而在教学中融入他们所理解的生活实例会让他们更易于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
         2、形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小学生正处于低认知水平阶段,数学的学科特点之一就是抽象性强,设定具体的生活情景则会将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便于学生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建立数学思维体系方面有所裨益。


         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
         如今的课程教导方法已不同于以往的生硬刻板的教学方法,摒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更注重施展学生的主观能动能力是当下教师不断探索的教学方向。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师在设定生活情境时的策略
         1、设置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教师在通过设定具体的生活情境,可以很大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点。教师设定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时代入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一种真实的效果,以增强学生的熟悉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在设定生活情境时应以实际生活为根本,不远离现实生活,设置恰当的、合理的生活情境。
         例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这节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设定具体的生活情境, 如“周末, 和家人一起出门逛超市, 某件商品的价格为11.9元, ,付了20元,应找回多少钱?”通过仿真的生活情景教学,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小数加减法知识的理解,,也对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设定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首先可以提取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再进行整理归纳变成具体的数学知识。引入生活情境,数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强的吸引力,然后教师再深入讲解数学知识点便于学生对课题内容神话理解。在遇到各种生活难题时,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性,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统计”这门课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买文具”的生活情境,教师展示不同图片的文具,选择不同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卖家的学生计算对售出文具的种类、收入和数量, 而扮演买家的学生则需要判断对购买文具的单价及总价格。这样不仅提升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对统计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和探究,让学生对于统计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3、增加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
         随着新时代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大多数数学教师对于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将生活情境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和观察方面的内容,切实提升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观察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首先对教室中的多边形进行观察,再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对生活中的多边形进行查找,全班讨论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还原多边形形态,教师讲解并指导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在此过程中,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号的提升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活情境对于教师或者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不仅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未来,教师要更加注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 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大大提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晶.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性和功能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吴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