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扶枝
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 157100
一、设计简述
本节是阅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倡导体验参与”的基本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各环节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通过任务型教学设计等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本节课的特色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习惯对文章只进行粗线条的把握,而是对三位哲学家人物特性有所侧重的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引领与点拨,具体操作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针对性强的任务中加深教学知识点的巩固,并且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解决阅读能力与相关词汇的掌握。同时对写人这类文章的框架结构加以把握为下面的导游词的输出做好了铺垫。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阅读课,本模块介绍了中国古代三位先哲、他们的学说以及五项重要的古代发明,而本课的阅读文章是先关内容的一个延续,以孔子、孟子和墨子三个人物为主线,来介绍三位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文章结构清晰,句式完整,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达到能读懂文章,获取主要信息并能摘录要点;最终能运用本模块所学词汇和短语,介绍中国古代先哲的文章以及体裁相同的短文。同时能尝试使用不同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分享学习成果。由于这三个人物学生耳熟能详,学生的兴趣点也比较高,乐于参与其中。进而,通过本课的学习,也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掌握,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指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他们乐于在学习中展示自我,然而他们缺少对阅读技巧能力的把握,如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和大量搜集材料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会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展现自我学习的机会;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完成由粗线条的了解,再到对文章的细节处理,最后到相关内容的布置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过程符合语言的认知规律:输入---内化----输出!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重要的短语、句型;理解文章意义;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通过阅读进行语言知识和写作方法的积累;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输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教导学生提高文化意识,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五、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 阅读篇章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理解。
阅读策略,文章结构,语言知识和写作方法的积累。
教学难点 : 对重点词汇和文章框架的把握,为语言的流畅输出做铺垫。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模式
本课教学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所设计的课堂任务全是围绕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发现,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2.教学策略
本课采取“开放式”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足够的余地去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做中学,学中用,再总结归纳,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使得教学更直观、有效。
4.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教师:课件、教案
5.教具准备 The Computer
七、教学过程
1.总体设计及依据
课前准备和导入(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作业布置
依据:⑴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分步设计及依据
在阅读前的导入环节,我首先将学生分成四组,铺垫好每组的竞争意识,同时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闪词以及重点词汇的应用采用填空形式;二是对三位哲学家的名句采用猜意思的形式;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知识面的一个考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速读找文体和中心思想,细读来处理三段的具体内容,其中在对三段的处理上,为了避免单一性,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投入到整个课堂上,我精心的设计了以下任务:
第一段采用表格形式对重点内容采用信息填充来把握整体内容;在对第二段的处理上,,我先深入的分析全文,在对孟子的介绍相对比较全面,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写作结构的文章。所以我对这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处理,把整部分内容划分了层次加以理解和吸收:his lifetime and his family background--- his experience--- his ideas同时为了更好体现“生本课堂”的特点,我把所有任务留给了学生,小组间就第二段讨论问题,然后组与组之间研究讨论,完成此部分内容;课前我对这这一部分的设置还不大有把握,但通过本节课的尝试,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让学生享受在其中。第三段我则采用的是找不同的游戏形式,目的在于从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学生从文章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阅读后是利用所学文章积累的语言和句式结构来完成导游词的任务,这个任务的主要目的为写作起到铺垫作用!具体内容如下:To be a tour guide : Labor’s Day is coming, do you want to introduce confucius and his birthplace to friends?
山东曲阜,作为孔子的出生地而闻名,每年有很多国内外游客来参观旅游。孔 子--50岁时周游各地,周游各地四处传播学说,然后开始决定要帮助民众;?然后开始讲学并教给学生要诚实、友善和尊敬师长; 他最著名的格言之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东西方都有深刻影响。
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我向学生输入了一些有关孔子的信息点以及借鉴另两位哲学家的写作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做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孔子的相关信息,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结合阅读语段中分析的框架结构,同时用所积累的优美句式来丰富自己的表达,先做到口语的流畅表达,最后能整理成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课小结:一节课后让学生对描写一个著名人物加以总结归纳,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后整理本课所练的对孔子的相关介绍并整理成文。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新型阅读课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线,升华文章的主体部分,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的评价手段:
1. 学生自评;2. 对小组合作的评价;3. 互相评价;4.教师的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
我将这四种评价手段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任务型教学等多种形式,从听、说、读、写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最终做到阅读有收获、表达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