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邱晓蓉
[导读]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小学阶段就是学生的入门阶段

         邱晓蓉
         丰泽区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小学阶段就是学生的入门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不要急于求成,而是需要帮助同学们打好基础,为学生们未来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这时的当务之急在于如何找到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节奏,让学生可以正确找准节奏。如果音乐没有了节奏,那么这样的东西也就不配称之为音乐,只能是一串杂乱无章的音符。所以对于音乐教学而言,第一要点就是要掌握节奏,这是学生学习后续乐理知识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方法
引言
         音乐中的节奏具体是指音乐旋律进行中音节音符或者音节的长短和强弱等,它不仅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也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但是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而独自存在,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整体感觉的塑造也是节奏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在音乐作品的诠释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也就是对于节奏的训练。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关于节奏的训练,将节奏训练以多种形式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构成之一,在音乐中起到骨架的作用,是掌握旋律的基础,任何的音乐都离不开节奏。没有了节奏的音乐就像是灾难。因此,要想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基础——节奏,就必须培养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科学的节奏训练。可以说,不进行节奏训练,就没有办法去实现音乐教学。但是,有的教师不重视节奏教学,不把节奏教学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导致学生音乐学习与感知能力的缺失。将节奏教学有机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应该是每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必须重视节奏训练。
二、节奏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认为节奏对音乐的影响可有可无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对节奏训练的重要性缺乏明晰的认知。有的学生天生一副好音质,有的学生自小就是音乐天才,还有的学生对节奏有着自己随心所欲的理解(这主要是受不专业的音乐老师的影响)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对节奏的重要性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节奏对音乐旋律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音乐的基础性上,就算把它称作是音乐的呼吸和脉搏都不为过,适格贴切的节奏还能够扩放音乐的张力,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
         (二)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
         一些学生缺乏节奏控制能力。通俗的说,好多人不习惯跳舞并不是不喜欢跳舞,而是对节拍缺乏认知,实际上就是没有节奏感。因为找不到节奏感,所以就踩不准“点”。有些学生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这个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受到错误的节奏训练教学所导致的。出现这个问题,就会使得音乐的表现力大打折扣,严重的会让音乐失去原有的魅力和韶华,甚至成为失败的作品。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来展开节奏训练
         (一)注重利用多感官学习来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存在。而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无法较快地掌握较为抽象的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在刚开始的节奏训练中,可以仿照目前较流行的录歌软件,将节奏用具体的横线表示出来,在五线谱上,横线所处的位置代表音调,横线的长短代表音长。将抽象的节奏转化为具体的横线,让学生对节奏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并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节奏,提升节奏感。除了视听结合,还可再将听觉与触觉结合。通过装置,将音频信号转化为震动,在音乐播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震动来更加直观地感受节奏的变化。


         (二)开展游戏,有效掌握节奏
         小学生有好玩、好胜、好动的行为特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从而增强节奏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节奏训练中,使其有效掌握节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抱团游戏活动。教师用双手拍掌,学生根据教师拍掌的次数抱团,假如教师拍“啪啪啪”三声,则每三个学生要抱作一团,拍“啪啪啪啪”四声,则每四个学生要抱作一团。在掌声结束后的十秒钟,教师喊“停”,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抱团或者抱团人数出错的学生则被淘汰,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这样的趣味游戏活动不仅唤醒了学生参与节奏训练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即时反应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节拍,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节奏的魅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诸如此类的游戏活动,会让学生对音乐节奏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形象引导,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原因,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中,这就要求及时提高教学本身的趣味性,利用形象画来引导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一些颜色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将图片和节拍一对一对应,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节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自己对节奏的理解,利用自己喜欢的辅助节奏的工具,感受节奏训练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兴趣。
         (四)歌曲辅助,抓住节奏特点
         每个人对于歌曲都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度,那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比较朗朗上口的儿歌,具有明显的记忆点,让学生根据这些记忆点可以快速抓住节奏。比如教师们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在听取几遍之后,试着哼出旋律,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找准节奏,教师会在旁提示,比如关于降调和升调,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歌曲快速找到记忆点,从而快速进行学习。很多儿歌都会采用重复的旋律,那么在反复重复哼唱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进行调整,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通过儿歌,也可以帮助教师检验一下前面几个环节的训练成果,看看学生们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乐感,对于节奏产生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曲,并在停顿的地方拍手,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谁来/也不开。”一边听着这首歌曲,一边看着教师打手拍,学生有效地感受歌曲中的律动和节奏。
结束语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正规训练,所以他们在进行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但是教师其实可以利用更多生活化的东西来增强学生的认知,比如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节奏,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节奏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他们并不认识的音乐道具到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参考文献
[1]邓美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56-57.
[2]王焱.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4.
[3]曹君.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分析[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209-210.
[4]马云.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8(09):62-63.
[5]杨美英.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7,19(14):133.
作者简介:邱晓蓉(1973.09-),女,汉,福建泉州人,大学专科,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