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马军
[导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关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马军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810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关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改革使得课程教学趋于成熟和理性,也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改变当前化学课堂的教学弊端等问题,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打造高效课堂,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思维教学
引言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部分学生呈现出一种消极懒怠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和探索,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并且,初中生即将走向更高学府,将要接触更复杂的知识和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届时,学生很难得到老师事无巨细的指导,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主动、独立地去获取,这便体现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
         这里提到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开展化学教学时运用的实验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们愈发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助力学生将自身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实验资源(如专业实验教室和实验器材)匮乏,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学校更加注重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忽视新人才的引进,原有教师并未重视提高自我修养,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另外,大多学校资金受限,不能及时更换和引进先进的实验器材,导致在教学时实验器材数量严重不足,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1.2课堂教学中对化学实验的失误分析不透彻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可能发生得不到实验预期结果的情况。由于课时安排和时间等条件限制,在没有办法重复实验时,教师为了考试要求让学生记忆正确的实验现象,往往轻描淡写地分析导致实验错误的原因而重点让学生记忆标准答案。没有仔细地从实验用品、实验的操作、实验步骤、化学反应的原理等层面逐一分析。这样不仅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又无法培养学生从实验中获取证据的证据推理能力以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1.3教学模式较为僵化
         通过对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有些化学教师以不变应万变,固守自身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教学模式,不愿做出革新创造,将原有教学经验作为重要依据,并未意识到时代一直在发展进步,原有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还有些教师依旧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过于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长久的积累,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再也提不起学习兴趣,上课开始频繁走神,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严重的还有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越来越讨厌学习化学知识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导致初中化学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2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的策略
         2.1多种方式展示,丰富学生的能力
         课堂展示是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形式,通过课堂展示也能够直观地呈现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缺少了展示,是“死课堂”,是远离了人性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活力的课堂。展示要依据学情调查,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才拿出来做展示,生成空间较小的如定理定义一般不做展示。展示要形成集体参与效应,展示不是看表演,要体现互动。展示的形式有多种,比如家庭趣味实验的展示,像蛋白留痕: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又如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在学完《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元后组织学生绘制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并且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加以讲解,如此这部分知识能得到巩固和深化。
         2.2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历程中,很多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不必深思和质疑,只需亦步亦趋地跟随老师的脚步,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但时间一久,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便会受到限制。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推动力,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不妨加强以问代讲,把课堂探究任务通过问题抛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2.3激励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而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又能产生学习动机。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具有引发作用、定向作用、维持作用以及调节作用。其中,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激励教学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的好学、乐学。
         2.4实验总结,巩固化学知识结构
         由学生参与的化学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完美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全面看问题,贯穿了实验全过程的实验任务单,提供了全面回顾和总结的素材,同时也为后续实验建立了模型。这样的实验总结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帮助学生慢慢建构完整的化学认知框架与实验模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在“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中,教师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当水倒入盖住盖子,振荡塑料瓶,发现塑料瓶变瘪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亲身感受到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如何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呢?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一: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三:二氧化碳与水相互作用的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色。这三个对比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生成了碳酸是化学变化。教师要让学生分别总结每个实验设计的目的,在总结的时候通过现象得到结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授课效率,教师在优化教学策略时,应认真评估教学效果,充分认识到授课中的不足,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法。同时,将优化后的教学策略积极应用于实践中,以检验优化后的教学效果,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细节上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教学策略作用的充分发挥,不断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参考文献
[1]乔永鑫.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2018(42):173.
[2]陈再来.初中化学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学周刊,2017(20):80—81.
[3]马俊.探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