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实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熊继会
[导读] 教材分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熊继会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文屏镇中学  657100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第一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材先让学生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通过演示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对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有所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涉及到的一些词语如:胸廓、肋骨、肋骨间的肌肉(肋间肌)、膈肌、膈顶部等,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并记忆,但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喜欢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便有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身边的废弃材料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用生活中废弃材料自制教具,探究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明确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达成本节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教师合理使用自主探究、引导探究、合作探究及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实验过程设计
         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呼吸时身体的变化,体验胸部两侧呼吸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索实验的兴趣。

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实验原型,理解膈肌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玻璃罩模拟胸廓
2、Y型玻璃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气球模拟肺
4、橡皮膜模拟膈
 
引导并改进实验
(一)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分好组,可4人为一组,并让学生准备好以下材料(如图):饮料瓶、2个小气球、1个大气球或胶手套、胶布、细线、剪刀、橡皮筋、输液管或饮料管。
(二)课堂上进行教具制作(4人为一组,时间为15分钟)
1、在饮料瓶靠近凹槽的地方将底部剪掉(保持切口平整和光滑,以免刺破气球膜),然后套上气球膜或胶手套,用橡皮筋固定。
2、将输液管或饮料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将分叉的两管分别插入气球内,用胶布固定或细线系紧。
3、用剪刀尖端在饮料瓶盖中央钻个小孔,刚好能插入Y型管的另一端,和气球一起塞入瓶内,用胶布密封,盖好瓶盖,保证瓶内是一个密闭环境。
(三)进行实验
          教具制作完毕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教具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验室里提供的演示实验装置,让学生区别、思考如何进行实验,之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实验器材的创新和改进之处:
1、饮料瓶代替玻璃罩模拟胸廓
2、输液管改装成的Y型胶管代替 Y型玻璃管模拟气管
3、气球膜代替橡皮膜模拟膈
实验过程:
          1、一只手握住饮料瓶上部,另一只手向上推气球膜,同时观察气球的变化,发现气球变小。相当于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 这时呼气。
          2、慢慢放松气球膜的同时观察气球的变化,发现气球变大。相当于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扩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3、 用一只手挤压饮料瓶瓶壁,同时观察气球的变化,发现气球变小。相当于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前后径(或左右径)缩小,胸廓的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这时呼气。
          4、慢慢放松饮料瓶瓶壁的同时观察气球的变化,发现气球变大。相当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或左右径)扩大,胸廓的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六、教学评价
          通过这样的创新设计把复杂的实验仪器改换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教具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创新改进,使实验的过程操作简单、实验的现象直观明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装置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让学生对“胸廓、肋骨、肋骨间的肌肉(肋间肌)、膈肌、膈顶部”等抽象词语的理解简单化,从而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整个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动手动脑学生物的趣味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