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宜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610200
摘要:早期干预是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成功的手段之一,而语言则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本文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一例成功的智力障碍幼儿早期干预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设定的具体目标分阶段地对智力障碍幼儿实施干预是有效的。
关键词: 早期干预;中度智力障碍;语言个训
在特殊教育领域,早期干预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 使其能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或尽可能少地接受特殊教育。语言的习得同智力发展一样,也存在关键期。毫无疑问,0-5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在青春期以后,虽然儿童的语言能力可继续得到发展,但其发展的速度、加工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都与正常的语言习得有显著差异。因此对残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也应越早越好,错过了关键期再训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小雨,6岁,个案出生后,由于面部特征明显异常,并且不会哭闹,医生建议转院检查,父母带其到医院检验后,确诊为唐氏综合症。残联在为其开具残疾证的时候曾做过简单的智力测验,但是具体分数家长不太清楚,残疾证上归为智力残疾二级,建议家长做早期干预训练。
通过访谈评估,了解到个案个案并无家族疾病史,母亲怀孕期间无任何不良习性及反应,个案从出生后其各方面的表现都落后于正常儿童。通过观察,了解到个案在语言理解方面,能辨别声音和语音,能通过环境声响作出对应的配对理解,如听到滴滴声知道是汽车,听到喵喵声知道是小猫。能辨别说话的音量大小、快慢与高低,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情绪和沟通的内在信息,个案的情感相对较敏锐,能捕捉到沟通中的非语言信息。听得懂简单的生活词汇,包括称谓语,社交词汇、常见物品的名称(如食物、水果、饮料、动物、文具等);听得懂常见的动词,如帮忙、拿、关门、擦桌子、发盘子、起立等;听得懂简单形容词,如痛、漂亮 、冷;能够理解常用短语,如老师洗手,妈妈喝水,玩电脑,看电视等,能理解简单句,如请坐下,丢垃圾;在语言表达方面:会说基本的日常用语,如哦吼,要,好,撒子哦?会唱数1-20,点数1-10,有构音问题,只能在具体情境下被人理解。很少在不熟悉的情境下或对不熟悉的人说,只有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才会发声讲话,如看电视的时候会跟着说。
在对其语言能力进行评估时发现,由于受智力水平的限制,导致她在语言表达和使用等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然后又进一步进行了构音能力评估,根据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词表的测试结果发现:个案在构音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某些声母音位混淆不清。研究人员发现,要想提高个案的语言清晰度,就必须从构音功能开始训练。
二、干预过程
1、干预主要目标
通过对个案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升个案的主动沟通动机;增加个案的功能性词汇量,功能词汇量达到50个词。纠正发音,提高个案对功能性词汇表达的清晰度、熟练度;增进个案的沟通互动能力,扩大沟通对象,重塑主动沟通的自信心。
2.干预具体目标与内容
个案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音不清,存在明显的构音异常问题,她掌握的词汇量也很少,且对词义的理解不准确,因此,也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有限的词语。根据以上问题,研究者采用小步调、阶段式学习法给个案制订了如下分目标:目标一,矫治构音异常问题;目标二,矫治声调过高问题;目标三,从字到句的过渡。根据以上分目标对个案实施干预,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个案的听觉感受性差,听音、辨音的能力比较薄弱,使其很难模仿外界的声音,又由于她的口腔灵活度差,使她很难分清相似音位对字母的读音,根据声母音位习得顺序表和音位对测验发现,个案目前处于声母习得顺序的第三阶段,但她对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声母习得都尚未掌握、辨清,如“b”和“p”,“d”和“t”不分;常把“l”读成“n”,或把“d”发成“多”,这时,研究者采用演示法、观察法等教个案学会区分相似音,在发音时不替代、扭曲、添加、省略音节,如:让个案仔细观察研究者发音示范时的口形和舌位,并对着镜子反复观看自己的口形和舌位,体会发音要领,模仿发音。训练过程中研究者尽量充分调动个案的主动参与性,在练习发比较容易混淆的音时,研究者利用图片帮助其发音,如“j”和“x”,用公鸡(ji)图片练习“j”的音,洗(xi)澡图片帮助发“x”音。其次,个案之所以说话时别人听不懂是因为她说话时声调过高,进而影响语言的可懂度。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声调调值定位图,研究者先训练其“定位”调值“55 和 33”,做到有效控制声带,把握音高,准确到位;然后进行声调训练,先进行单音节词的声调训练,再进行双音节词的声调训练,最后进行三音节词的声调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手指示意法、歌诀带路法、故事教学法等方法以使训练更具趣味性。
三、干预结果
由于个案进行早期干预的时间较早,经过一年的干预,个案的语言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语言发展很快,而且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效果也明显好转。不仅声音洪亮了许多,不再胆怯重复语言,而且词语的发音都变得规范了,再对其进行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词表的测试后得到了令人欣慰的结果,个案对于声母习得表中的相似音和原来易混淆的音,如“b”和“p”,“d”和“t”已经能正确分辨并准确发音。在对其进行音调测试后发现,个案由原来的只能跟读一句话且不准确的状况提高到现在能跟读全部简单的句式。以上结果意味着个案可以顺利地进入到普通幼儿园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同等教育,从而进一步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郑蓉、池霞.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个案[J].现代特殊教育,2010(10)
[2]黄昭鸣.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希杰.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4]杨海花、杨中枢.我国近十年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