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对教师关爱学生现象的分析和反思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徐晓珂,周厚余
[导读] “倘若没有爱心,教育也不足提起”

         徐晓珂,周厚余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摘要:“倘若没有爱心,教育也不足提起”,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于关怀学生的一种隐性的认识。这一认识的背后蕴含着教师关怀的内涵态度和表达方式。通过对一定现象的分析和总结。本研究认为教师的关爱有着“无条件性”、“自觉性”、“专业性”的内涵,同时在分析教师关爱学生的方式上也得出了“爱而有度,因材施爱”的结论。在关怀关系的建立上,双方的爱达到的效果是互利互惠,彼此成就的。因此,教师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在施予关爱的同时同样能收获职业幸福感和自由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父母一样亲切的教师使得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也更加健全。
         关键词:教师;爱心;关怀关系;职业认同;学生发展
         何为关怀?一般认为,关怀的核心就是关心。是一种正义的伦理法则,在人类生命里真实存在。关怀表示关心,而关心更多针对的是人和事,含有帮助和保护的意义。而当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将自我价值与学生的成长相挂钩,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为对象负责并付诸行动的情怀,投掷更为丰富的情感。因此基于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的特点,关怀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而且这份关怀不只是停滞在口头上,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既体现在道德上又表现在专业水平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关怀的过程,就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帮助、爱护、照顾学生的过程。
         一、“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是挖掘教育内涵的前提
         “爱”就像溪流汇聚成汪洋一样。没有溪流,何来汪洋一说?同理,没有爱心,何来教育一说呢?关爱学生是定义教育是否存在的大前提。古往今来,“爱学生”普遍被中外教育家定义为教师必备的善的品质。“爱”涉及到古老的人伦概念。儒家讲求“差别的爱”“奉献的爱”,这提示我们要对爱的“主动性”与“宽泛性”的特点进行思考。美国杜威研究协会前会长诺丁内尔诺丁斯认为,“关爱”应该归属于彼此双方,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互惠性的回应。当代以“师爱”闻名的斯霞将“关爱”的内涵与“母爱”作类比,强调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自然之爱。从众多学者大师对于“爱”的分析来看,爱与人的内在自我密切相关,爱是建立在关怀关系基础上的一种情感。而当爱具体到“师爱”时,结合教师在自我职业上的认同感和职业价值实现的特点,我们可以深究的是,当教师施予学生关爱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
          “爱的教育”意味着什么?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于“爱的教育”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爱辐射所有的学生——爱的“无条件性”
         在研究中,很多老师认为“关爱学生”不应该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条件之上。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多背景学科的发展,教师更加需要意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使是当孩子犯了很糟糕的错误,教师作为具有关怀美德的形象,无疑应该始终能保持冷静、耐心、宽容的教育心态。
         (二)爱是自愿为儿童付出——爱的“自觉性”
         从客观的角度,刚进入教师行业的一些教师可能只是迫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生活的压力而选择了教师这一看似很稳定的职业。这样的“关爱学生”不是内心真正所想要去做的事情,违背了遵从内心的道德伦理观。“爱”同时意味着将心比心,对于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当局者肯定会付诸更多的精力不断地去磨合不合适的地方。我认为,教师关怀的最高境界,就是将职业道德的需求转换成一种自我情感的积极需求。教师和儿童一起,在教育中不断成长,在发展中不断捕捉丰富的情感。儿童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一种亲近的情感,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人情味。因此,使得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1、好的教师不会止步于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一位新教师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班内学生的成绩几乎都排在年级前列。这样一位在工作上做得十分出色的教师按道理被评为教坛新秀并不过分,但在评选的过程中,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理由是这位年轻的老师虽然让班级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该老师多次在同事面前抱怨教师这一职业有多么不称心如意。原来这位老师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是迫于家庭的压力,认为选择了一份安稳的工作,生活就有了保障,但这份职业并不是她最初的理想职业,因此在教学和与学生日常相处的过程之中,该老师并没有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该老教师认为评定一名好教师的标准还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之上。
         2、“纯粹的爱”成就彼此
         当老师,用不用心大不一样,自愿的付出和迫于道德的付出也大不一样。而在复杂的,各种矛盾功利因素干扰的职业生活中,“教师的爱应该是纯粹的”。 很多教师在与别人谈起自己的学生的时候,都喜欢把学生称为“孩子”,抑或在与自己学生交流时,把“你们”改成“我们”,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教师的亲切随和也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直接的关怀关系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多了份职业之外的“人情味”,这样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印证了斯霞老师的观点,真正走进孩童的世界,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与孩子做诚挚的朋友,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三)爱是持续发展深入的过程——爱的“专业性”
         南京师范大学的吴永军教授认为关爱学生涉及到了责任、公平、情感价值观等,这些其实都囊括在教师职业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德行素养里。同时,除德行素质以外,教师也要将爱渗透在课程与教学中。他说,教师要合时宜地表现出爱的关心。在日常小事中,锤炼锻造教师专业的德性素质。这间接地说明了作为专业的人民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了不断更新发展的专业知识,才能具备爱的能力,教师的爱是专业性的能力。


         二、 “爱而有度,因材施爱”——爱象征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实体
           有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教师关爱学生也同样适用,关爱也有原则条例,但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仔细研究每一个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所思所想,选择恰当的关爱方式,对孩子进行沟通与开导。但关爱必须是发自内心,对孩子进行诚挚的关爱。譬如当孩子遇到烦心事耽误了正常的学业时,教师往往会选择与孩子交心谈话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事实,从实际的角度展开与孩子的交流活动。面对评价机制,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教师都必须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份来着教师的爱都象征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实体,都代表着每一个孩子背后的成长表现,教师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泛泛而谈,必须结合每一位孩子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既不能浮夸不切实际地表扬学生,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虚情假意,也不能对学生的努力全盘否定,这样会使学生渐渐对老师的课堂失去激情与自信。教师的口不择言,可能会让学生不能理解,由爱生恨。“爱而有度,因材施爱,客观对待,理性选择”是教师关怀的理性色彩和方法特性的必然要求。
         1、“理性客观”是撬动儿童内心枷锁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疏远感”和“敌意”是大忌,师生之间因此难以建立起信任和关爱的关系,教育效果也会不尽如意。不能触动心灵的关爱是无效的,营造正确的关怀氛围,选择恰当的关爱方式,关怀的实践性才能得以实现,教育才能得以成效。
         (1)“教育性”的关爱方式
    陶老先生四颗糖的教育故事,巧解打人的学生心结。我们可以说,陶行知先生始终秉持无条件信任孩子的态度。发自内心的爱、始终如一的公正、对错误和歧见的宽容、对孩子进步的耐心等待、对孩子处境的理解、对独特个性的尊重等造就了一个犯错误孩子成功健康的心理引导。这个孩子最后也在老师的鼓励下承认了错误。可以说陶老先生这一做法起到了效果极佳的教育作用,用一种温柔的方式一阵见血,达到了出奇的教育效果。
         (2)“科学性”的关爱方式
  读过这样一个案例,因为周一的语文课上课的时间与大课间自由活动的时间挨得很紧,很多孩子会因为大课间的多贪玩了一小会而导致下节语文课的迟到。语文老师就想出了一个小惩罚:“课前唱歌”。将迟到的孩子的名字先记录在一个小本上,在下午自由活动或者需要渲染班级氛围的情况时,这些迟到的孩子就要给大家唱首短短的儿歌。教师采取了一种“科学性”的模式来应对学生的迟到状况,一方面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把复杂的问题趣味化和简单化,适而有度,另一方面保护了孩子的天真和率直,这也是教师关怀的直观体现。
         (3)“共鸣性”的关爱方式
  对于涉及到孩子间的矛盾问题,一些老师会采取与孩子私下沟通的方式。在仔细听完双方的叙述后,教师会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当然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也不能泛泛而谈。把“你不应该怎么样”“你不能怎么样”换成“如果怎么样会更好”。将设问设计得更具艺术性。把“我觉得”变为“你认为?”,就将孩子置于旁观者的角度,引发“共鸣效应”。
         三、“爱是彼此获益”——对教师关爱学生的意义的反思
         基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的研究,我们说教师的关爱应该脱离单方面的“施爱”和“被爱”。教师和学生既是彼此的施爱者也是被爱者,两者相互促进,彼此成就。
         (一)利于教师收获职业幸福感和人生自由
           当一个教师把善良关怀看作是内心真切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任务或者道德的绑架时,教师已经打破了职业的限定。在关爱学生时,心灵摆脱了自我的束缚、焦躁、恐惧,在道德伦理和职业伦理上达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教师在与学生和睦相处的过程里,一点点看着一个个灵活的小生命不断地成长,例如改变稚嫩的想法,看问题逐渐多角度全方位,学会了自己独立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等。而这一惊喜的改变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带给他的财富,这种成就感带来的乐趣与幸福让教师在职业生涯里开了绚烂的花。
          (二)利于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全发展
           教师的关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当教师对孩子施予积极性的期望引导时,孩子就会朝着积极的目标不断前进。倘若教师只是对孩子冷眼处理的话,则会降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著名罗森塔尔的研究实验即印证了这个道理:教师对孩子的期望、亲切、善良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情况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促进的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孩子还起到了示范作用。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必须经得起考验和推敲。
         爱是教育实施的前提,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在生活中施予学生关心爱护的情感,从教育本质的出发,这份关爱的内涵价值是无价的。如何选择关爱的方式决定着教育的成效,教师可以找回改变桎梏现状的内部力量(即信念)。我们成为教师,是因为我们相信内部世界的真实性能够和外部世界一样真实,具有可实践操作性。虽然,要做到真正的关爱学生并没有那么的容易,但作为道德伦理与职业伦理一体的共同体,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具有独一无二的认同感,也可以赋予成长的快乐,储存生命的琼浆......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德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2-03-01.
[2]张日华.道德爱与专业爱:教师爱不可或缺的双重内涵——兼谈对陶行知先生“爱的教育”本质的理解[J].江苏教育研究,2012(22):22-25
         基金项目: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的影响因素、干预研究和系统解决方案”(项目编号:1085C5212030522),杭州师范大学2020星光计划立项项目成果(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的影响因素、干预研究和系统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徐晓珂(2000.5-),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通讯作者:周厚余(1976-),女,浙江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