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5期   作者: 郑秋妹
[导读]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
         郑秋妹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小童洲幼儿园                   325405
         【摘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在独生子女的比例迅速增长的今天,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方面。幼儿时期,由于孩子具有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弱、道德情感不稳定、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因此,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应不断努力,因势利导,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把孩子们培养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家园合作         道德品质    道德情感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固的特性。幼儿期是人们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操的奠基期,是道德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新《纲要》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说明在早期教育中应把培养幼儿良好个性情绪,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由于幼儿处于人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所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和训练开始。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要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必须将教育贯穿于各个环节,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做好表率作用并与家长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幼儿园是培养人的幼教机构,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意志,具有规范性和专门性,对于孩子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教师的传道无疑是幼儿在这块“基地”上所获得的阳光雨露。幼儿时期是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关专家认为,人在幼儿阶段的可塑性最大,判断好与坏、善与恶的一些形象概念,就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强调了我们首先是育人,其次才是教书,身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幼儿、言传身教,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应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二、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         
         李岚清同志曾说过:“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美对个人的素质影响是很大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要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如此幼儿才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三、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1.明辨是非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批评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在这个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活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如听故事,参于情境表演,念儿歌,做游戏等方法,使他们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轻轻放;加点或者午餐时要求做到碗里(盘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3.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了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事倍功半,所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如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和公布每周教育教学内容等,向家长们讲明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注意幼儿的品德教育和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家教知识,从而使得大部分家长能主动地与教师相互配合、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使品德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总之,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对幼儿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组织好各项活动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幼儿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