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茜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210046
案例背景:
动物永远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主题,绘本中出现的动物可谓是五花八门,像是来到了动物园,即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其次小班上学期的孩子刚刚接触绘本,他们对绘本既陌生又亲切,绘本有趣的画面会深深的吸引他们,但是,什么是绘本,如何去正确的阅读绘本,大概了解绘本的内容,他们却无法掌握。借助《长长的……》这个绘本,让幼儿看图欣赏和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拓展到生活中的物品,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长长的什么”“像什么”,丰富幼儿对“长长的”进一步的理解。
活动名称:儿歌《长长的……》(小班)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想象,建立“长长的”的正确概念。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并掌握“长长的**像**”的句式。
3.乐意对画面内容大胆讲述,并倾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2.长纸条一张。
3.图书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王老师要给你们变一个魔术,仔细看我的手哦!
——变出长丝带。
二、学习儿歌:
1.学习儿歌第一部分(XX的XX长长的)。
师:今天,王老师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他们什么地方也是长长的。(播放PPT)
问:你看到了谁?
他什么地方是长长的?
2.学习儿歌第二部分(长长的XX像XX)。
那这些动物长长的地方都像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看。(播放PPT)
一边看PPT一边讨论,幼儿自由发言。
3.教师完整讲述。
师:仔细听听看,儿歌里说的他们长长的地方像什么。(一边出示图示,一边完整的念儿歌。)
4.师幼共同讨论。
师:刚你们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长长的XX像XX了吗?现在我请你们来说一说。
5.幼儿完整念儿歌。
师:动物朋友们听到小朋友都会说真高兴,现在我们把这个儿歌完整的说一次吧!
6.教师拿掉辅助图片,幼儿再次念儿歌。
小朋友们刚刚念的真棒,噢,动物朋友们想要考考你们了,如果我把部分图片拿掉了,你们还能说一说吗?
三、结束部分。
1.小朋友们,刚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动物他们都有长长的一部分,那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呀也长长的呢!你来说一说,有什么东西是长长的?
2.现在老师可以用我的魔法,让我们的小朋友都能变得长长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变变变,全体起立,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
“一课多研”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个活动内容,进行的多次实践活动。在研讨活动中可以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最终可以呈现出较为成熟的教学活动。
我也就以上活动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与体会:
一、研活动中的教师语言
作为幼儿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必须重视自己的语言,要有一种既符合语法规范,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的语言风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觉得要着重加强的,首先是教学语言要短而精,少用附加成分、过多的长句、复杂句,以避免幼儿理解上的困难。要求教师能挚领提纲、简明扼要的表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少说废话。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
在我设计的教学活动《长长的……》中,从一次次活动中,在语言的表述,问题的设置上,对幼儿的语言理解是一个挑战。如:听王老师来把长长的完整讲一遍,你们要注意听这些动物身体的哪个部分是长长的,又像什么。对于第一课时而言,这样的提问抛给孩子是一个难题,因为孩子不可能在老师一遍阅读后就记得绘本中的语言。第一次活动因为是本班孩子,他们已经熟悉了我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所以他们给我的反馈还是很积极的;相反在第二次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为难情绪,而产生注意力不集中了。我觉得自己在表达上,还需斟酌考虑。在之后的活动先将绘本的语言分解为两部分:(1)XX的XX长长的;(2)长长的XX像XX。在幼儿学习完之后,教师再进行完整阅读,幼儿在做讲述。
不仅在提问方面我找到了一些方法,在提问的艺术上也更加的能抓住重点,通过一次次的试教,也让我在语音语速方面都找到了感觉,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音量提高,什么时候声音放低,都是有讲究的。
二、研活动中选材的把握
《长长的……》是绘本教材,但是由于幼儿对其中大部分画面的认知有经验上的不足,因此在一开始,我对其中的画面做了部分删减,如:食蚁兽是孩子平时接触很少,甚至接触不到的,其次食蚁兽画面的画风与其他画面不同,配角蚂蚁凸显了,主角食蚁兽长长的舌头反而不明显,担心孩子们观察视点被蚂蚁吸引,引起认知点产生分歧,致使问题回答模糊不清。前面已有蜂鸟等孩子们不熟悉的动物,多增加食蚁兽,太多新事物需要认识,会增加孩子认知上的负担。删减部分画面使得其他环节的学习更深入, 时间安排更充沛。
在教学活动中我先采用了绘本阅读的教学方式,后发现幼儿的反馈上语言的表述比较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利用绘本画面,让幼儿对其画面进行创编和想象,作为儿歌学习的素材,从单句的“长长的XX像XX”,一直到“XX的XX长长的,长长的XX像XX”这种复杂句,我们看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潜力和其中蕴含的力量。
一本绘本好不好上,不仅在于绘本本身的艺术,更在于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在拿到绘本时,第一遍阅读内容,第二遍了解内容,第三遍理解内容,第四遍思考内容,第五遍开始着手设计,同时还应该参考绘本导读。这样才开始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安排,这是绘本教育的五部曲。这也是我们对一节完整的语言活动的设计,应该付出的努力。
三、研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
在语言活动中,就是要大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能说敢说,更要说对说好。在中国,让孩子们说中文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句子的语法,表达的意思,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语言活动中,怎样让孩子的注意力能保持住,怎样让孩子有话可说也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如果让孩子在活动中像是在欣赏一个精彩的演出,甚至他们自己也能参与其中,相信这样的活动会是孩子喜欢感兴趣的。在活动中利用肢体语言,语音声调来抓住幼儿,吸引幼儿,是我们作为老师不断去摸索和调整的。在提问的设置上,教师要明确想要孩子们反馈的是什么?而不是一个问题抛出去,孩子摸不着头脑,教师也会觉得为什么自己的问题得不到反馈。
一课多研对每个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长。从一次又一次的试教中,不仅自己对活动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体会到要改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在观摩活动时,随时做好笔记,取长补短,让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汲取更多的信息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