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梅
福建省宁化县湖村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奠基作用。结合当下教育界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结合“教·学·评”课题研究与核心素养要求,我们认为,教学评价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核心引领的作用。从核心素养的含义出发,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原则,进而得出以核心素养为基石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方法,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供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基本含义;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学习,甚至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小学阶段奠定的读写基础是个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重大。“教·学·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其中的“评”既是过程,又是结果,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起着核心引领的作用。没有评价的教学是没有落脚点的过程,其有效性无法得到检验;同时,没有教学评价,也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里,结合本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以及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原则与方法作一探讨。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概述
素养,顾名思义,是一个人所要培养的最基本的素质。一般认为,一个人在其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间所体现的言谈举止,能力内涵,道德文化等都是一个人自身素养的体现。素养是体现一个人学识能力、德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名词。素养青出于学识而高于学识,是个人通过学习和经历的洗礼后,能力态度以及情商的调整提升,较为注重于一个人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语文学科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离开学校教育之后,仍然存续在其学习生涯中的各种语文读写能力。简单地说,素养是在哪怕知识都遗忘了,但潜意识依然坚持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所要培养的文学情怀以及文学修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深化语文学科的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只是打基础,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比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人基本素养,这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对于学识的内化吸收,也有助于学校更好的教书、育人。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通过学习与思考,我们提出以下三种教学评价原则:
首先是系统性原则。也就是要根据语文教学多方面的内涵,注重其教学的系统性,重视学生学习的动态特征以及局部特点。
其次是发展性原则。基于语文学科衷于百年树人的特点,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时,要注重语文教学的远瞻性,语文教学旨于培养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文素养,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学生的一生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在进行小学教学评价时,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一定要考虑周全,尽量避免仅仅以成绩来评判,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否定,改变相应的策略。
最后是客观性原则。要客观公正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如果评价不客观不真实,对于学生而言也不是好事,不管是鼓励式教学还是压力式教学,都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学评价缺失客观公正性,甚至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消极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
1.合理结合口头与书面评价
口头评价主要出现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是教师在课堂上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与学生的课时学习相联系。课堂上口头评价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口头评价具有相应的时效性,教师进行口头评价时要把握好方式和时间。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文时,通常会要求学生课堂背诵,课下用功的学生会期待老师的抽背。学生当堂背诵后,教师可以根据背诵的情况做出鼓励性的口头点评。对于背诵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说“这位同学背诵的特别好,鼓鼓掌!”通过这种课堂口头评价的方式,学生可以获得自豪感。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付出而有所收获,从而累积信心,培养学习语文的热情。
而对于背诵情况欠佳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鼓励式的评价,先肯定学生的优点。例如,有的学生背诵情况欠佳但是感情非常充足饱满,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鼓励,“这位同学有点紧张,但背诵过程中感情饱满,声调昂扬,下次一定可以做的更好”。教师一定要注意口头评价时的语气,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切忌冷言冷语相对,避免打击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
此外,书面评价多出现于学生的同步作业中,是教师以书面的方式对于学生的一种评价。口头评价可以在课堂发挥很大效用,使学生认识到在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书面评价则更具有正式性,是可以保存下来的有字图像,也可以帮助家长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两种方式进行合理的结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
2.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合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信心动力,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都属于客观评价,都是除自身外来自其他人的评价,而主观评价则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情况对自身所产生的自主评价。主观评价是学生对于自我的剖析认识,是基于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后的收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不断地改正缺点。在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意两者相结合。只注重主观评价,会使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或过于自信或过于妄自菲薄;若只注重客观评价,不注重主观评价的反思,学生就会形成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感,学生也很难有提升。
比如,在讲完某一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对课堂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可以是学生课堂听课的情况。对于听课情况不一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情况分类说明,指出学生课堂听课的优点,随后指出可以改正的方面,给学生稳定客观的评价。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于优点和不足都进行思考。反思时,要明确在这一天内的小目标,每天坚持一个小目标,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3.阶段性评价和结课考试相结合
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不能仅限于结课考试时试卷上鲜明的分数。新课程改革的条令也对于语文学科的成绩判定进行了新的规定,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最终的评价是一样重要的,两者没有孰轻孰重之分。通过进行阶段性的考核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考察学生学习吸收知识的情况,以及对于自身基本修养的充实,通过这种过程性的了解评价,教师可以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学生,从而避免以考试分数定学生优劣的方式。
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素养息息相关,学生语文成绩的劣势,不可以成为学生品行劣势的代名词,通过这些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石所进行的教学评价策略,可以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权益,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准确客观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文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2019、10、28:104-106.
[2]何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