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楠
沈阳市尚品学校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一直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关注。随着近些年来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许多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被提倡使用。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就是新的教育方式的一种,它既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写作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积累更多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能有更多思想感受。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正文】语文阅读能够让学生在语文情景中感受到知识与方法,学习到更多阅读与写作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语文的学习是相互贯通的,相互关联的。同学们一定要促进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提高个人能力,让每一个人都养成一个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融合是基于新的教学形式。现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各方面语文素质和学习能力,不再是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这样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促使他们成才。阅读和写作是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双方教学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各个方面的语文学习融合到一起,从而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所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融合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2.1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使作文与阅读教学能充分融合就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领导学生学习阅读时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创建与阅读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景。这些教学情景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多更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除此之外创设教学情景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在写作时会有更多真情实感想要表达。所以说我们要促进写作与阅读教学融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
2.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不仅仅只靠课堂上,更多要依靠学生课下的积累。读书会使得同学们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使得它们更加热爱阅读也是的他们在读书中可以模仿到更多别人优秀的写作技巧。当然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阅读的更好。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鼓励学生阅读有利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例如:在学习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后,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写作探究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阅读有关生活的课外书籍,让他们在书籍中获得更多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真实体会写到作文中,从而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所以说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们阅读课内课外书籍以促进写作的提高。
2.3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
教师不管是进行一定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指导学生的阅读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可以让教师的能力有所发展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这里的文化素养不仅仅指教师所授的知识还有教师进行授课的技巧。它的提高既能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也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体现在哪些方面
3.1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不管是课上阅读还是课下阅读,学生都能在其中获得许多课外知识。这些知识能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更多情感体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有更多写作内容。同时学生不断的进行阅读也会了解更多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进行习作。所以说阅读与写作融合的体现之一就是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3.2通过写作进一步的感知阅读所要表达的思想
写作是学生的所见所闻经过一定的加工呈现出来的,在写作过程学生一定会融入自己阅读中的情感思想,使得写作更真实。同时,写作也让学生思想得到疏解让他们在结合自己的经历后对于阅读内容有更深的思想感悟,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阅读与写作双方相互联系使得它们共同进步所以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例如:在进行传记的写作时学生会回忆起许多与传记人物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也能使他们在今后阅读到类似人物时会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在阅读时更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说不断的写作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更多思想感情,使他们对阅读理解更透彻。
【结束语】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既是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也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教师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晓艳.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8.
[2]戚艳.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4):148-149.
[3]丛会玲.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 林区教学,2007(Z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