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感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25期   作者:高海芹
[导读]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海芹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第三实验幼儿园  山东 济南   250031)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担负着3-6岁幼儿学前教育阶段的重任,因此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值得我们探讨。本研究选取了社会支持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个变量,系统探讨了幼儿教师在两变量上的现状和其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①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感显著低于中年教师;②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市教师;③教师的社会支持感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地预测作用。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社会支持感  主观幸福感  回归预测
         引言: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被当今社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同时,人们也是时刻关注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了,因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育和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幼儿形成良好人格和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引导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固然和教师个人知识水平有关,但是,幼儿教师的个人生活状态和心理品质也同样会影响着其教书育人职能的发挥。因此,对于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纵观以往研究,前人多是从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入手,做出的论述性研究,内容也大多数是从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原因探讨、问题解决等方面展开。在心理学角度,也有若干探讨教师心理素质的文章,但其群体多为小学教师、高校教师或者中学教师,而很少有单独研究幼儿教师的,本论文选取了幼儿教师这一研究群体,希望能在性别、工作地点、教龄三个人口学变量上发现其某些心理品质上的若干规律。
         本研究是从社会支持感和主观幸福感方面进行探讨的,希望能够发现幼儿教师在两变量上的现状和其内在关系。阅览以往研究,有很多对教师社会支持情况的研究,也有一些对教师幸福感的研究,但几乎没有做过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实证研究。因此本论文选取了这两个方面,希望探讨其内在关联性,以便最终能为提高幼儿教师的生活状态或者培育其健康人格提出某些有益的建议。
         社会支持指的是当某人有需要时来自于他人的同情和资源的给予,这种同情和资源的给予是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从而达到缓解个体各类紧张的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体系能够减少或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健康的压力性影响,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同时,对社会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了解教师群体的社会支持感状况对指导他们维护身心健康和适应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个体社会支持感的维度分类,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有肖水源的观点,肖水源把人们的社会支持感分为了三个分维度:客观支持(即个体所接受到的实际支持),主观支持(即个体所能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支持利用度是反映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包括倾诉方式、求助方式和参加活动的情况)。肖水源编制了相关量表比较符合其构思水平和实际情况。
         近些年来,国内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展开过初步探讨。这主要缘自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由原来考察社会支持与躯体的关系转移到考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另一方面受社会心理影响学说的影响,人们试图确定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联程度。
         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尽管这些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但他们主要将研究群体定位为大学生、中老年人等,很少研究设计过初中教师方面。因此,本研究本着实证精神,探讨了这一群体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感现状
         幼儿教师,本应是教师群体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朝气活力的群体,也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但是,本研究却显示,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感显著低于中年教师,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上都要低于中年教师。
         综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现象。

第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社会上出现了对物质生活的畸形追求,教师这一社会群体,其物质待遇有待提高,其社会地位也显然不能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和支持,甚至也到不到家庭等因素的支持。这种现象在青年教师中尤为明显,在客观支持方面得分较低。第二,主观支持即个体所能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青年教师工作紧张,社会压力大、同辈群体攀比心理较强、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在主观支持方面得分较低。第三,支持利用度即反映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包括倾诉方式、求助方式和参加活动的情况。青年教师群体的个人情感表达和宣泄途径较少,对一些不良的心理体验无法及时排除,参与的集体活动较少。因此,其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较低。这三个维度得分较低,社会支持感总分较低。
         这就给了我们整个社会提出了若干要求,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感。第一,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给与这个群体更多的支持:政府部门要积极提高教师待遇,并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作为教师家庭成员,应该在情感和工作上给与其更多支持;作为学校等工作单位,应该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减轻其工作压力,并创造更多的社会支持组织,做好教师群体心理安全保障工作;第二,作为教师个体,应努力增强其工作认同感和神圣感,提高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深入了解并掌握心理宣泄知识和方法,提高其社会支持感受。
         另外可知,性别和教龄因素不会显著影响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程度。但是,工作地点因素却显著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主观支持感,表现为农村初中教师的主观支持感要显著低于城市初中教师的主观支持感。
         教师主观幸福感较低,这值得引起整个社会的深刻反思。因此,国家要提高教师待遇,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舆论范围;学校应减轻教师职业负担,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各种职业心理辅助组织,组织各种积极健康的活动,丰富职业兴趣;教师个体应培养积极将健康的心态,学会自我减压,善于发现职业乐趣和神圣光荣体验,以此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农村初中教师的主观支持感要显著低于城市初中教师的主观支持感,这就更值得我们反省。在中国现在城乡二元制结构还未完全打破的社会,农村各种资源条件都要低于城市的水平。教师这个群体亦是如此,农村中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下,工作环境较差,职业压力更大,这构成了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要低于城市群体的主要原因。这就给我们提出了紧迫要求: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都势在必行!
         总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能奢求一朝一夕的改变,也更不能孤立地、单薄地采取改善措施。而应该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长期坚持的结果。对于提高幼儿教师这个团体的主观幸福感亦是如此,呼吁社会各界和团体都行动起来,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预测作用
         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感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感越高,其主观幸福感也越高,并且前者对后者有积极地预测作用。
         近些年来,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对于如何才能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各种见解。本研究发现,提高幼儿教师这一被试群体的主观支持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因此,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提高其社会支持感受是何等的重要!究其原因,可能是当教师感到自身受到社会支持越强烈时。就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或能增加工作生活效率,亦或提高其成功客观条件,以此获得更大成功和满足。而这些,都是一个人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因素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廖荣榆.试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48-50.
[2] 李同归,李楠欣,李 敏. 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46(10):46-49.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4] 姜永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气质关系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5.   
[6] 张羽.社会支持方式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张宁. 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4.
 [8] 尤瑾,郭永玉.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 5(1):65-69.
[9] 叶华奇. 关于女研究生人口学差异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5,8(1):79-85.
          
作者简介:高海芹,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幼儿教师,学历:本科,单位: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第三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感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