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德育教学中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25期   作者:石秋香
[导读] 如何良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当前的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是目前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石秋香
         广东省兴宁市黄陂中心小学            广东省兴宁市  514555
         摘要:如何良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当前的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是目前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的关系,因此两者的融合将有效地提升教育效果。其次认为要实现两者的全面融合,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校园活动、家校合作、改善教育教学氛围等措施来达到目标。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融合
引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接触较为广泛的概念,德育教育具体指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进行准确把握,并在此前提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在该过程中,集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1.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与德育教育相对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如果说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品质,保证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之下展开学习和生活,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吸收相关的知识内容[1]。从具体的目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存在一致性的,即促进学生整体的素养得到提升,由此也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联,具备进行融合的基础。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培养方法和途经也较为类似,即可以通过传统的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宣传和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来达到教育目标。基于这些特征,相关教师和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时,可以着重对两者之间的共性进行利用,并在充分掌握学生具体状况的前提下,推进相应的教学工作。
1.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内容的灌输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心态,必然将导致教育效果难以达到实际要求的问题出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支撑。同时,当前我国多数学校实施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存,而对于学生内部的思想动态强调相对较少,这种德育教育方式无法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则重点关注学生内部的思想动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德育教育工作形成补充。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措施
2.1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
         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拜托传统观念,积极地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进行吸收,同时也需要针对德育工作领域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创新,这样的工作方式之下,才能全面地提高两者的实施效果,保证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充分融合[2]。同时,当前的教育趋势之下,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这一理念受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认可,将这一理念进行应用,也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确保师生之间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梳理之后,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和学校可以采取相对丰富的活动来进行实施,例如:通过组织校园内部或是班级内部的班会、文艺活动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不仅能够帮助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还能够促进学生在思想和生活上得到充实。通常来讲,学生身上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通过开展活动,如“我是小交警”“绿色环保小卫队”等,学生可以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之下,对自身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和自我约束,从而达到凸显德育教育作用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参加了相关的活动,增强了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并让自身得到了锻炼,则更加容易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2.2积极改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和德育状况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和道德的主要引导者,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利用观察、倾听等多种手段对学生的心理和德育状况进行全面观察,并分析当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目前班级内部环境的具体关系。同时当发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应当急于对问题进行定性,而是应当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求,由此才能透过问题的表象,把握住内在原因[3]。
         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教师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班级环境的改善,以最终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将自身定位为可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并时刻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想来面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在这种方式之下,学生将能够从教师身上获得正面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道德状况。其次,教师还需要针对当前班级的氛围进行改善。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长期处于传统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多数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导致班级整体氛围沉闷,学生心理状况受到影响。基于这种现象,相关教师应当主动地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如采用翻转课堂、分组学习等措施,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空间,同时教师也要主动地聆听学生对当前教育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学生和教师的彼此互信,最终实现调节班级氛围,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目的。
2.3强调教育过程和家校合作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德育课堂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教师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在后续工作推进时,应当重点以塑造学生人格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来进行工作。在明确这两个教育教学方向之后,教师就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制定教学规划,完善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同时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在规划之中需要尽可能增强学生在该过程中的参与感,从而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在该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即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为了发挥出家庭的作用,学校和教师需要主动构建畅通的家校沟通平台,如利用当前的即时通讯软件、网络平台等,随时与学生家长展开沟通交流,交换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具体生活学习状况,实现家校之间的双向透明,并针对沟通交流过程,为学生家长普及学生心理和思想健康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与之对应,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亲子交流活动、家长会等活动来让学生家长更好地掌握当前子女的成长状况,更好地与学校和家长就学生的状况进行交流。
3 结束语
  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具有明确的指导方向才能够确保学生的健全人格形成,而德育教育工作本身的教育内容就涵盖了当前的社会常识、社会规则,因此学生在接受全面的德育教育之后,能够良好地分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在具备这些能力之后,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势必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瑞. 浅议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启示[C]// 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 2009.
[2]李绪臣.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s4):277-278.
[3]周艳荣.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