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金芳 2光转亲 宁梨华
1新绛县北张中心校北张学校, 山西 运城 043100
2新绛县北张中心校北董学校, 山西 运城 043100
摘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一方面,互联网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德育教学带来巨大冲击。教学过程中,从教师到学生均呈现出与时代发展不符的各种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当前小学生的需求。重新审视小学落后的德育教学体系,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德育新的发展生态,适应学生及社会各方面需求,才能达到德育育人之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教学;困境;对策
1 小学德育教学困境
1.1 课程受重视度不够
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德育课作为培养人的理念,端正人生态度的课程却被日益淡化,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更多的把德育课边缘化,甚至在任课教师的选用上,德育教师成了谁都能干的活,德育课任课教师多位兼职,且非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为数不多的德育课成了学生们的放松课。事实上,德育教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1.2 教学内容偏离实际
德育教材编写时倡导要从学生特点出发,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德育课的思想引导作用,让学生终身受益,真心喜爱的原则;坚持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教育养成三结合的原则;遵循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教材管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但是现实教学中,德育课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理论性强。案例也过于典型,与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内容与实际的脱节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转移。
1.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互联网已经发展成熟,而大部分德育教师仍然在使用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手段,在德育课上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甚至连案例讨论也没有。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或者玩手机,教师讲的索然无味。课堂上没有任何互动,师生呈现分离状态。
1.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小学生普遍存在难于管理的情况。由于学习动机不强,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也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德育课上不是睡觉就是聊天,教师的劝说被当成耳旁风,丝毫不听劝阻,有的甚至与老师其冲突。无论是在学习态度还是礼仪修养方面,中学生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这些素质的提升对德育课的顺利进行产生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2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机遇
2.1 “互联网+”理念打造着平等和谐的新型学师生关系
互联网在不断完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很大的拓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也不再迷信教师,以教师为权威。传统的上对下、等级制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受到极大的挑战。伴随着互联网的衍变,自媒体迅速崛起,在这个平台上,真正的实现了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越来越趋向于平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必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高在上的、统治型的师生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学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学生更热爱对自己平等相待的老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只会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恶化,对教学起到阻碍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摒弃。互联网匿名性、平等性、共享性给师生交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为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打造了平台,而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反作用于德育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2 “互联网+”理念激发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
传统的德育课堂,空有理论和德育教师的一腔热血,面对枯燥单一的文字讲解及脱离时代的德育案例,学生不能感同身受,更无法达到精神上的洗涤和提升,德育效果可见一斑。
自从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设备进入课堂,小学德育课堂打破了固有的沉闷模式,开始变得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身实际。各种互联网上的声、光、影、像以及信息的及时、迅捷都为纯理论型的德育可带来了更多了可能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2.3 “互联网+”理念优化小学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要求社会各行各业更好的应用网络,不断提升自己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当然小学德育教师也不例外。首先,为了更好的开展好德育课的学习,教师必须熟练运用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与此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软件编辑能力、多方协作能力、组织与宣传能力等,“互联网+”在无形中对小学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鲜明时代要求。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收获。其次,“互联网+”也在促使小学德育教师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
3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改进
3.1 基于互联网社交软件,建立师生平等对话机制
如今师生的关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了很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研发的 QQ、微信、微博
等社交软件,为师生平等交流打造了平台,使得“尊师重教”等传统文明渗透下的师生等级关系得到了有效转变,老师以往所拥有的至高无上地位被逐渐弱化,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了公平交流及互动的格局。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可以利用 QQ 群,师生之间可以更好的了解彼此,也不用拘束于语言表达的好坏。教师也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间接渗透式的影响学生的品德思想,这比正面的说教更为有效。和学生做朋友,是小学生德育养成的重要影响条件。健康、平等的交流及互动,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提高道德培养和教育成效。
3.2 利用互联网资源,创建学校德育资源库
小学德育主要以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主。据调查,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的是讲授法,其中,有一部分老教师几乎不会用多媒体教学,或者应用不熟练而放弃使用。更不用说使用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各人自有一套教学方式,并且较为封闭,教研会也往往沦为政策下达会。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只能在日积月累中自己摸索。前文已经分析,中学学校的文化课教师总体积极性不高,多数存在自卑意识,教学态度较为懈怠。然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信息技术化。建立一个学校德育资源库,可以充分的调动全体德育教师的力量,寻找经典的教学资源,为大家所用,从而督促全体教师在思考中使用案例,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会使得德育教学效果更佳,从而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
3.3 教学方法要体现用户思维
传统的教学体制是由上级部门统一规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互联网时代,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尤其目前的小学生的德育教师来说,必须随时更新自己是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打破传统的教学体制,让教育更具活力,富有创造力,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可以正面引导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机APP布置作业,或建立微信群分享德育教学相关视频、案例文章,让学生预习,在课堂上对给出的视频内容或案例文本进行分析讨论,达到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的效果。
4 结论
总之,德育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及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有成效地开展网络德育教育。让学生享受网络带来便利,培育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陈雯婷.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4).
[2]吴洁.大众媒体对中职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