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
钟山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贺州市 54269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课改的实施,教学投入加大,教学标准提升,教学目标转变,师生地位转化,这些新变促使教师同仁们不得不正视教育教学新动态,更新思想,创新教法,为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基于此,本文以高中化学课程为例,探究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途径;新课改
高中化学课程的成绩关系着高考成绩,受到了师生们的重视,但为什们还是成绩差,效率低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究,终有所获:课程本身难度加大,更趋向抽象推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基础差,初中阶段化学课程时间短,地位低,很多教师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教学速度过快,过渡延伸,造成学生理解障碍;课堂氛围压抑、活跃度不高,学生厌学心理明显;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过于依赖教师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体得教学质量,亟需改正。了解问题所在后,笔者发挥教师素养,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如下所示:
一、氛围积极,调动学习热情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有积极、消极和对抗三种类型。不同的教学氛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积极的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活跃度。
如,在学习《氯及其化合物》这一课内容时,教学重难点是氯气的性质、氯水的组成及性质,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氯气的制法以及氯离子检验方法。为了攻克这一教学重难点,笔者认为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愿意为之投入时间与精力,热情与耐心,与笔者携手攻坚克难,因此笔者组织了自主阅读活动、小组探究活动以及实验示范活动,分别让学生了解到了氯气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制定了实验方案、观察了实验结果,学到了新的化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因为笔者给予了学生自由探究的机会,展示了学生个人的能力;凸显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借助了实验教学法,进行了直观、生动的教学,因此让学生情绪“亢奋”,热情高涨,教学氛围良好。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特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值得肯定。
二、脚踏实地,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知创新的重要性。
但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具体到高中化学课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塑造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创新的动力是好奇心与责任感,否则难以创造出具有价值的伟大发明;创新同样需要严谨的逻辑,天马行空的现象不是创新,而是幻想。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不脱离科学的理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实例与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影响因素;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创新,预设可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要脚踏实地,知道化学速率的概念是什么,这样才能基于概念比较化学速率的快慢,证明自己的猜想。当然,学生创新精神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也不会保持某一种趋势不断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付诸耐心,投入时间,不怕失败,持之以恒。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识到创新精神在化学学习中的价值,于是想方设法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但要注意的是,创新要基于现实,有科学依据。
三、巧用评价,培育学生自信
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朝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手段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看重成绩、批评为主、教师点评的形成都需要改善,使之更科学合理化。而笔者想要借助课堂评价机制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教与学都是一个过程,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很多学生只看到取得的成绩,接受不了失败,抗挫能力差,一旦出现问题,犯下错误,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自暴自弃。为此笔者想要用教学评价重新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乙醇与乙酸》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涉及乙醇与乙酸的组成结构、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教学难度较大,学习过程复杂,部分学生因为听不懂某个知识点就放弃了学习,自暴自弃。见此情景,笔者非但没有批评指责大家,还放慢了教学进度,肯定了大家取得了成绩,给予学生自信心。此外,笔者还召开了师生座谈会,聊一聊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对课堂的看法与教学的建议,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帮助笔者了解学生的现状,更好地教学。
综上,新课改背景下,分数早已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也不是教学关注的重点,需要教师更新理念,创新教法,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1]李春燕.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1(12).
[2]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