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山区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25期   作者:黎璐梅
[导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黎璐梅
         (连州中学 广东 清远  513400)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来源,也是当前高考的考察重点。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难见成效。在新课标下开展的创新教学模式,又有点水土不服,难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山区高中教学文言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改善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

         文言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了华夏民族的优秀思想,是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我们要学好教好文言文。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山区高中文言文教学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教师们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嵌入了自学辅导式、探究式、合作交流式等教学方式。但成效和付出却不成比例。总之,山区高中文言文教学仍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学好教好文言文,首先是要更新观念。有别于之前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上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要兼顾文言知识,语言美感、文化内涵等。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形成具有发展性、稳定性、个体性、多样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点的教学理念;其次是学生的思想认识要加强,学习习惯要培养,学习方法要更新。然后是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创设有效情景,实现有效合作;关注学生情感,实施有效评价”等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能学,提高课堂效益,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在新课标和新课改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需在意是“守旧”还是“创新”。只要实用并能够真正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就行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文言文教学:
一、灵活处理教材,精心设计课堂,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
         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材处理方法,并通过精心设计和引导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郑伯克段于鄢》时,精心设计了以下问题: 从标题看这是一件历史事件,但文本内容记述的是一出家庭悲喜剧,作者这样处理有何用意?郑伯和段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你如何评价文中的两对母子关系?兄弟骨肉之间为何自相残杀?这出人间悲剧是由谁酿成的?是怎么样酿成的?在你而言,要想家庭幸福,家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母子关系,兄弟相处,家庭关系,几个关键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体味到作者处理文本的妙处。
         高三文言复习课也可以有趣、有效的开展。如利用字形进行趣味教学,以强化学生对字、词翻译的掌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含有文字意义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汉字的这一属性来探寻文字的含义,这有益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字词的翻译。如“觅”字,可以告诉学生 :古人对“觅”的书写,是表示:一个人跪着,瞪着大大的眼睛,用“爪”在寻找。再如“牧”字,左边象牛,右边一只手举着一枝条,象手拿棍子放牛。表示放牧牛羊等牲畜;或像放养牲畜一样的统治,管理。此类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畏惧、反感的抵触情绪。
二、有机结合多媒体、互联网辅助教学
         修正教师对多媒体片面的、避重就轻的理解。多媒体能便捷、快速的实现教学,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将多媒体与互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更加轻松、直观。例如在对 《项羽本纪》教学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音频、视频文件在课堂上播放。

例如屠洪刚的《霸王别姬》、电影《楚汉传奇》部分片段以及《百家讲坛》中评项羽的内容,这样做既引导学生多方面、多形式的直观地了解项羽,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艺术、语言的兴趣。可见,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对于文言文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三、重视知识的归纳和积累
         新课标明确“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越多,掌握的相关知识就会越丰富,在理解、分析和应用中会越熟练,阅读分析能力也越强。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系、比较,对文言文字、语和句式等知识进行归纳积累。如文言文语法教学的难点之一的句式,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它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文言文中很多知识、句式用法都是相同的,教师教学中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和联想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只有牢固的掌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主动地学习,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重视培养语感,陶冶学生情操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求“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解决语言文字关,更要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好的朗读技巧,指导学生诵读时把握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按照作者或文中角色的情感起伏来控制语调的抑扬顿挫。这样的操作生动有趣,有节奏的诵读便于记忆原文和感受精妙的构思,有情感的诵读有助于体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如教李白的《蜀道难》,通过反复朗读整首诗歌,感受诗文的节奏,领略蜀道奇异壮丽的风光,体会李白对蜀地山河的热爱和对国事的担忧。再如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有技巧的诵读,领略诗人缔造的奇妙瑰丽的意境;随语速快慢的变化和语调高低的跳跃,感受诗人那热烈奔放的激情和富于幻想的气魄,领悟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然特立[2]。
五、扎实基础向课外拓展,提升学习层次。
         新课标明确“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在文言文教学中, 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略读掌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到精读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体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还可借鉴古人的优美语言和精巧构思,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还需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阅读如《史记》《汉书》《聊斋志异》等一类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的经典著作。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能落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新课标下,我们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就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地思考和发掘,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将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江忠虎.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 ,2010.
[2]刘国华.新课标下“课课练”之我见[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