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学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案例简介
本案例以所带班级学前教育专业16307班在校大学生王某和张某为例,因王某性格、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与寝室同学相处不甚理想,寝室关系不和谐,与寝室同学产生了诸多矛盾,人际关系亮出了“红灯”。
王某,女,20岁,家住湖北十堰,目前是16级高招大二年级学生。王某身材较为肥胖,性格较为内向,在班级中很少与同学来往。大学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从入学之初,没能形成较好的寝室生活的概念和经验,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陌生导致了她无法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合群现象较为严重,在之前的查寝中被发现在寝室有抽烟的情况,并且王某平时主要沉溺于一款叫做英雄联盟的游戏,玩游戏时非常专注,不愿意受到别人打扰。
王某所在的寝室为5号宿舍楼531,该寝室共有四名同学,除王某外,其余三名同学关系较为融洽,兴趣爱好也较相同。王某平时作息紊乱,晚上睡觉较晚,并且由于生理原因,睡觉打呼噜的声音较大,也因此与寝室同学产生过口角。她要求同学在她睡觉时不准发出较大声响,比如音乐、电影等是不能播放的,寝室同学之间的串门更是不允许。后来由于王某打游戏吵到了寝室同学休息,发生口角,于是张某在qq空间散步关于王某的恶意言论,寝室矛盾逐步激化。一天在王某中午休息的时候,寝室同学张某出于打击报复心理,和寝室同学大声讲话,借此报复王某。几番之后,双方沟通无果之后,王某情绪颇为激动,开始自言自语发泄情绪,侮辱性的语言也不时迸出。张某对此类话语很是恼火,加之早就对王某有看法,也是毫不相让加以辱骂,室友见此情形也都纷纷站在张某一边。王某见自己的要求得不到理解,情绪更加激动,跳下床据理力争,场面火药味十足,紧接着王某失控与张某扭打在一起,并在班长到场劝架完毕之后,再次锁门殴打了张某。
2.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接到班长电话之后,我很吃惊,火速赶往寝室了解情况,并及时送张某去医院治疗。从走访中感觉到不仅同寝室同学对她有意见,班级其他同学对她也颇有微词。课后找她到办公室我们谈了很长时间,从与她的对话中发现,我初步认为他们的寝室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她的性格上的孤傲与冲动,加之室友脾气的火爆,互相产生厌恶,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就成为导火线,引发矛盾升级,直至大打出手。
为此,我就王某问题与其父母联系,谈及此事,王某父母告知我王某父亲是北方人,因此王某性格较为冲动,内向而不稳定。在谈话中,我与其父母商量,老师与父母双管齐下,我们尽可能多与王某交流沟通,了解她的心声,引导她的行为。王某母亲专程来到学校配合校方处理,并向被打的张某道歉,承担了医药费。
通过对当事人王某及其室友、王某的父母、班长和部分同学的沟通了解,矛盾的根源总算挖掘出来了。
我发现王某在此案例中扮演了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弱势者的角色,而其室友则是扮演了拥有态度强硬的受害者的角色。在本案例中不存在获益者,王某的经历、性格、思想和生活方式导致了寝室矛盾的产生,而室友的不冷静和抵制情绪则是矛盾产生的潜在因素,人际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有效的语言沟通,长期下去,最终导致了矛盾的爆发。
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给王某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许可以化解上述矛盾,合适寝室的选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辅导员,我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和睦相处,换寝前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显然是不妥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于是我提前给王某入住的517寝室开了个短会,做了思想动员。
“集体生活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凡事多考虑别人一点,学会换位思考。虽然王某的性格有点冲动,但只要注意交流方式,尽量避免分歧与矛盾的产生,相信你们有能力处理好寝室的人际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某与517寝室成员没有出现矛盾,相互之间相处融洽,并且建立了初步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我特意召开主题班会,由王某带领班级同学探讨专业学习方法和技巧,使之融入班级活动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
3.启示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锻炼自己、重塑自我的舞台,而寝室生活在大学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和谐、温馨的寝室环境,可以使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我们作为辅导员应该传授给同学这样一种思想: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生活,更要学会包容、忍耐和帮助别人,尤其寝室里住着不擅于与人交往、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同学,更需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寝室环境,促进学习,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关系不和、气氛紧张,都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通过这个案例,我总结了几点解决大学生寝室矛盾的小技巧:
第一,日常工作中在注意强化学生集体意识的同时,适度开展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加强寝室凝聚力;
第二,建立寝室公约,通过同学们一致认可的规则来管理寝室成员,提高寝室内务管理水平;
第三,辅导员定期走访寝室,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加强与同学的感情联系,才能避免大学寝室出现矛盾激化、小事变大、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第四,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尤其注意探索对于独生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他们烹制一道特制的“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