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教师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法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25期   作者:叶仁鹏
[导读] 偏远山区留守儿童一直是国家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叶仁鹏
        (广东省阳春市双滘中学 广东 阳春  529600)
        摘要:偏远山区留守儿童一直是国家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由于教学资源条件的落后和当地人思想守旧,让留守儿童教育进展寸步难行,牵制了我国教育的总体进展。要想教授知识就要先转变思想,教书育人强调的是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从国民素质看待留守儿童教育,重视儿童的法治教育,从思想上进行育人,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法制教育;教学策略
        由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较差、身体发育迟缓、缺乏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导致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频频出现问题,更别提学习教育了。多数留守儿童从会走路开始就要学着照顾自己、照顾家里,性格上大都内向、比较自卑,遇到委屈和问题只会忍气吞声,不会反抗,更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部分留守儿童与此相反,运用过激的方式手段保卫自己,触犯了法律的底线,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悲惨,所以,教师应重视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让留守儿童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一、关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一方甚至双方出去务工,将孩子留在山区生活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群体出现已久,只不过近几年才渐渐被大众熟知和了解,留守儿童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人力资源不足的状况,吸引更多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等务工人员前来参与而产生的群体,将来随着国家社会建设的日益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这个群体也会逐渐消失,但现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与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到,政府有义务为儿童创建有利的成长环境,要保证儿童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要让儿童拥有一个幸福美满、关爱谅解的家庭环境,要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目前农村学校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要寻找破解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恶劣的切入点,提高村民素质、提升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1]。时至今日,农村思想中都存在一个弊端,即“读书无用论”,有人认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资源和人脉,读再多书不还是去打工;有人受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了别的出头方式,为什么一定要去读书呢;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育资源向城镇的倾斜,导致近几年农村学校数量减半,有的学生为了上学需要“翻山越岭”,导致很多学生主动弃学、厌学、逃学。教师要转变学生、家长和村民的教育思想,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法治学习后,形成一定的法治意识,健全自己的人格,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成长为一个健康、正直、乐观的人。
        二、偏远山区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法治教育的具体策略
        2.1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
        偏远山区没有充足的条件专门开展法治教育课程,教师多是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法制教育,以此培养留守儿童的品质道德、综合素质。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体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明确法治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认真严谨的看待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依据教材内容,遵循教学目标,结合儿童的道德现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法治教育,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获得启发,下定决心做一个遵循法律、具有道德的人[2]。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善用法律》课程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儿童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结合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直接运用问题进行导向性教学,即“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青少年应该如何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学生对法律有了整体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可以举例深化学生对于法律的理解与运用,“17岁的小孩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后来母亲与继父结合。小海的继父喜欢喝酒,不但不让小海上学,还逼着小海去打工赚钱,酒后还经常殴打小海和小海的母亲。”然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认为小海应该向谁求助,理由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情况思考再结合案例进行思考。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会知道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敬畏法律的权威地位,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法律的武器保卫自己,并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警示自己的行为底线。最后,教师以“不良少年误入歧途,悔恨终身”作为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巩固学生对于“善用法律”的学习掌握。
        2.2强化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有些留守儿童抗拒《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本课程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差距太远了,学习这门课程的作用远不如学习语文数学来的实际。学生产生这种错误认知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没有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过于笼统化、标准化,没有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改正,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拉近学生与法治教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法治的意义和作用[3]。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播放视频《中国女排里约得夺冠》让学生思考,女排夺得冠军的成功因素都要哪些?学生会分析众多元素,但其中最频繁的一个词语就是集体的力量,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中国女排时隔数年再次夺冠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所有队员成就了这次夺冠,这次夺冠也成就了所有队员,这就是集体的力量!”然后教师揭示此次课堂教学的主题“集体生活成就我”。偏远山区学生经常帮助大人干农活,教师就可以以此提出问题,当你和大家一起干活的时候,集体氛围对你有什么影响?有的学生说如果大家都很努力干活的话,自己也会下意识的干活;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我并不累,但是如果有人在我身边说累的话,我也会感觉到累,然后就没有力气干活了;有的学生说一直努力干活,自己的体力和耐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还有的同学说......教师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带领大家一起分析集体氛围的积极与消极分别会对学生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回到课堂教学,请班长谈一谈这段时间班务工作中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班长自己又获得了什么经验,同学们在班集体中一起学习,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改变,明确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能力。教师要告诉学生,集体生活能够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能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受到集体的影响,脱离集体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然后教师利用“袁心玥”的事迹巩固刚才的教学,引导学生评价袁心玥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鼓励学生客观评价身边的同学,思考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有个性的同学进行相处,一步步深入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集体生活成就我”的含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讨论陈述,并对如何对偏远山区留守儿童进行法治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思路,首先教师要深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对于留守儿童法制意识培养的作用,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并落实,然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法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继霞.加强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谁之责[J].人民论坛,2019(11):86-88.
[2]李洪中.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及问题反思[J].中国农村教育,2018(03):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