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蓉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太原 030062
摘要:新的时代使命,好找大学生做党和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精神是崇高和伟大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强调,学生要时刻谨记劳动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出方向,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劳动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精神理论溯源及内涵厘定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精神的哲理溯源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坚定认为,“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以及人的思维活动,并催生出劳动精神。因而,劳对动精神的崇尚,实质上是崇尚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人格,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精神是人特有的思维产物而不是纯粹动物式的畜群意识。为充分表明人与动物存在根本区别,超越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原始生命特性,显示出人的“社会属性”,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在教学和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技能、铸就劳动精神。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生产的主要要素,是‘财富的源泉’,是人的自由的活动”。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未来的主力军,只有让学生将劳动视为获得财富和幸福的真正源泉,才能正确认识到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集中彰显。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厘定
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劳动精神因此而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是崇尚和尊重、热爱劳动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老劳动者创造。”因而以劳动精神培育为路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需要。
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告诉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广泛应用,数据、代码、数码催生的数字劳动、非物质劳动等新劳动形态不断涌现,社会劳动呈现更加复合的形态。高校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要关注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人机协同等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创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价值考量
从社会层面讲,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劳动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大学生作为最具号召力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中收到广泛的关注,厚植大学生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不仅能更好满足国家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诉求,更能促进尊重劳动、崇尚创造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凝聚更多的中国力量共同铸就中国梦。
从个人层面讲,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劳动精神能够促进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劳动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第三,劳动精神培育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因此,大学生作为“准劳动者”,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期劳动精神,才能使其明确在民族复兴中的伟大使命,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
二、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缺失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劳动精神培育的足够重视
新时代,党和国家强调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但长期以来劳动精神培育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劳动精神”的培育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其教育地位存在虚化问题。
劳动精神的培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更应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重要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对劳动精神理论内涵的深刻领悟,更要求学生能够将“劳动光荣”的思想付诸于当下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规划。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劳动精神培育空泛化
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的任务和使命,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劳动精神培育的内容存在未能充分落实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的滞后现象。新时代劳动发展呈现新趋势,劳动精神也承载着更加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要求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领悟涵盖时代性,结合现实性,在这样的要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劳动精神的培育内容上,维度单一,显示出一定不足。
(三)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以培育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培育,本是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长期化教育过程,它的培育起点,并非学校,而在家庭,未来将延伸至社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不仅是要开展在校园里或课堂上,而要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丰富大学生的劳动体验,增强其劳动情感,从而厚植劳动精神。
三、增强劳动精神培育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推进
(一)增强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认同
我国古代主流文化存在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倾向,在这样的影响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只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厚植学生内心,也无法付诸实践。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遍贬低劳动,更对人格处于成形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如何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价值认同,是解决这一问题之根本。
首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劳动体认,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精神,在劳动成果中感受劳动的魅力所在,从而认同“劳动精神”的精神本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加强理论高度、思想建设、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劳动精神”理论教学权重,增强学生重视程度,以真人事迹强化教学效果;最后,应增强学校校风、学风建设,让“劳动光荣”在高校蔚然成风,以整体环境熏陶,从而提升学生劳动荣誉感、责任感。
(二)增强“劳动精神”培育理念的时代性
思想认识问题是阻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社会环境在变化,劳动形态在变化,大学生的特点在变化,但“劳动精神”如何培育的指导理念未能及时更新。从主体层面讲,“00后”已步入大学校园,他们的个性、成长背景、价值观构成都更彰显时代特征,传统的劳动教育要适应时代新人而不断发展变革,要与大学生接受程度和角度相结合,不能仅仅将劳动视作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而应认识到劳动是大学生生活实践的一部分。从内容层面讲,“劳动精神”的教育内容应结合更新的时代内涵与教育形式。将“劳动精神”融入多样化的劳动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劳动,都根植于“劳动精神”的弘扬,这些方面都是“劳动精神”培育的应有之义。
(三)完善“劳动精神”教育依托课程设置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于思想托政治理论课,而“劳动精神”的培育普遍被狭隘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责任,这严重限制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高校开设专门的、系统的劳动课不仅是落实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广度上说,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从劳动的各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劳动精神”内在本质的领悟,促进“劳动精神”的现实指导作用。从深度上说,劳动课程要避免狭隘化、形式化的问题,而应提升理论水平,增强理论深度,结合时代特征,旗帜鲜明地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覃优军 曹银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这里溯源与路径探微[J].社科纵横,2020,5.
[2]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