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旖旎
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2020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我们原本的一切计划和进程。疫情严峻,孩子们无法正常开学,但是他们同伴之间互相惦记,互相思念,想念大家一起在幼儿园里的美好生活,一起快乐游戏的情景闪现在眼前,疫情无法阻挡住彼此牵挂的心!
一、连线送关爱?相约暖寒冬
疫情无情,人有情,非常时期,非常牵挂。为了让幼儿宅家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保障每个幼儿的健康安全,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整个发展现状,我园开展了“相约面对面”的线上连线活动。
1.架起心路之桥。老师们通过钉钉视频方式进行线上一对一的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居家动态和家庭防疫情况,疏导、安抚孩子们的心理。架起了教师与孩子们沟通的心路之桥。
2.关爱植入心底。通过这一特殊形式,我们将幼儿园与教师们对孩子们的关心送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植入于每个孩子的心底。
通过实时、有效地暖情沟通,及时缓解了孩子们的心理焦虑,帮助孩子们顺利渡过疫情关键期。
【案例一】单独相约,尽显教师主场
经过一轮的一对一线上相约,孩子面对的是班内的两教一保三位老师,虽然他们对于这样的线上形式有点好奇,但大多数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沉默以对或被动交谈。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新鲜这样的见面方式,能主动跟老师们打个招呼、问声好!但是,后续的一幕几乎全程在老师一问一答的模式下进行着……教师为了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激发孩子交流的兴趣而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有时候甚至产生尬聊的情绪。
分析:面对孩子们的不自在、不配合,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一对一线上相约是孩子当下需要的吗?这样的互动形式是孩子们喜欢的吗 有必要这样一轮一轮的相约下去吗?
【案例二】集体参与,呈现七嘴八舌
一次偶然的视频会议,前期在全体静音的时候已经看见有几个孩子在屏幕前打着招呼,因为没有声音所以听不到孩子们在讲些什么?同伴之间以视频的方式见面,大家既感觉到很新鲜,又感到很好奇。我们不能在教室里和大家见面,却能在手机屏幕上、在电脑上与大家见面了。当我取消静音的那一刻,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斥着我的耳膜,他们想和谁说就大声叫他的名字,叫了一遍没有回答的就再叫一遍,毫无顾忌,想说就说。导致会议间溢满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道不尽的情,说不完的话语……
分析:虽然我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这样偶然一幕,却让我捕捉到了契机,头脑中闪现出---《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的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相约平台吗?
二、共筑圈子,友爱圈长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立即付诸实施。当时,我的脑海里呈现出一个疑问:在幼儿园里我们把一切的主导权交给孩子,那么在相约面对面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把主导权交还给孩子呢?激励孩子们自己去策划,去相邀呢?
(一)语音相邀,传情达意
1.语音来相邀。现在的孩子对手机的功能了解的相当清楚,对于语音聊天也比较老练,于是,我便从语音邀请开始。
孩子通过录语音的方式来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相约今晚的连线;并说清楚邀请朋友的姓名(@相关家长),这样孩子们从相邀成功后就开始期待,期待和好友的相见,感受和好友扯着嗓子争辩的快乐。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心花怒放的笑脸,让我这个“旁观者”,亲不自禁地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脸。通过这次的语音相邀连线,我看到了孩子们不一样的聊天状态,他们不再沉默,不再躲在家长身后,而是从幕后移到幕前,似乎一个个都变成了“小主播”,顺利完成了一次精彩的“直播”。
2.牵线来搭桥。首先我选择了用最常见、最简便的方式:语音相邀。同时在新的一轮连线开始前,我预先在钉钉班级圈发出邀请函,告知家长改变相约的连线方式,并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语音邀请。而主导本次相约的孩子同时语音邀请老师,并告知老师本次相约的人员名单以及相约的时间,以便在相约的时间邀请相约的同伴。
(二)画信相邀,解读友情
借助前一次语音相邀的成功契机,有效拓展了我们的组织思路,促生我衍生出新策略,体验了一把文艺工作者的文艺范。
1.绘画表相约。我们和家长们携手,激励孩子用绘画表征的方式来发出邀请涵,孩子们在画中画出自己相想要连线的朋友的主要特征,并请家长将画发在班级群中,其他孩子可以大胆猜测进行互动。
2.神秘助激趣。当绘画表征出现时,绘画的主人不能出现,保持神秘感,到晚上连线的时候来验证今晚邀请的同伴。(由家长帮忙进行连线)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回忆与同伴点滴,也能让群里的孩子进行猜测、互动,更加期待晚上的连线,期盼晚上早点到,手机铃声早点响起,相约的激动时刻立刻到来,快快进入今次的话题,一起来畅谈。
3. 解读于精髓。在相约过程中,教师将孩子们畅聊的话题、争辩的观点等精彩瞬间进行记录,在相约过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聊天内容进行表征,并用语言进行讲述,教师则将孩子们的表达用文字的形式标注在作品的边上。
(三)计划先行,有备而聊
1.相约之前,计划先行。孩子在语音或者绘画相邀之时,确定今晚要聊的主题,如男孩子可以是玩具,动画片,新运动本领、才艺展示等,女孩子可以是手工,漂亮的新衣服,新学的本领等。也可以是艾玛乔乐推送的游戏、实验现场演示等。
2.有备而聊,话题趣变。孩子在相约这天,在家中准备今晚相约时的主题材料,如实验结果的呈现,孩子们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操作过程的讲解以及帮助同伴分析最终结果产生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产生出新的话题。
3.捕捉需要,及时补给。教师在本次的相约中基本以旁观者的身份倾听孩子们的聊天内容,从内容中捕捉孩子当下所需的发展需要,补给孩子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点。
(四)好友交织,乐此不疲
1.好友续多,聊法多元。在确定主题和确定人员之后,如果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有新想到的或想要他加入的均可以产生新的相约好友,(在原计划上调整,加入新的好友)让好友加入后又会是另外一种聊天的模式和场景。话题也会越来越多,声音也会越来越响,争辩的观点越来越激烈。
2.现场变身,支持多元。我自己就是一个默默的倾听者,偶尔调节和缓和一下激烈的气氛即若即离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孩子们意犹未尽时的切断者、续约者。通过孩子们的几轮相约实况,分析孩子的发展,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肯定与表扬,并有了线下展示之约,让孩子们准备自己的节目进行现场分享,感受自己与同伴的成长。
三、千里牵线,情真意切
1.线上之约促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由原来的枯燥,一问一答,沉默,无聊等等不愿意情绪的词语到主动、惊喜、刺激、期待等等乐此不疲的聊天状态。随着相约不断推进而转变。孩子也不再局限于自己要好的同伴,也能了解平时接触不多的同伴,增加新的朋友,为复学后进入幼儿园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消除了许久不见而带来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2.线中牵引起东风:经过后几轮的相约连线后,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见面方式。和第一次连线的尴尬相比,孩子有了主动权之后,教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和同伴进行交流,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帮一把,多数时间就任由孩子放肆一回。也不用大眼瞪小眼互相找不到话题而尬聊着。在倾听孩子们的聊天内容中发现和观察孩子,寻找、捕捉孩子的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孩子近期的发展和生活状态、心理变化、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为复学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以便让孩子有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