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琼琼
南开大学 天津市 300350
摘要:当代初中生的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尤其是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因学生数量庞大且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多元化,因而对于学校教育、教师授课以及父母培养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以下论述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学生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厌学 原因 改进建议
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中学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也是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因此初中生的厌学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联合组织的全国中小学大型调查表明,小学生有8.4%的喜欢学习,初中生为10.7%,高中生为4.3%,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学生正在承受着各种原因引起的厌学情绪的困扰。[1]
厌学也称“学习动力障碍”,是非正面的情绪表现。厌学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课业成绩,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反之,无论是对于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必将是共赢的局面。为此,我们应清晰该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寻觅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 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成因:
初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的作用不可估量。若学生学习动力充足,则能为以后的高中乃至更高教育程度的学习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础。反之,学习内驱力不足,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必然会使学生陷入学习的恶性循环,进而形成“习得性无助”困难。即由于多次的学习失败而导致的自我评价和认同水平下降,从而逐渐使学生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此类学生容易陷入消极定式,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上面的失败者,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始终以消极的态度来应付学习。
此外,厌学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对事情的处理抱以消极的态度,对自己不够自信。他们倾向于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挫折时也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态度。此类学生常常会对自身状况感到焦虑,厌学问题往往也会就此产生。
本论文主要从学生、父母、教师三个维度来阐述当代初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2.1 学生个体心理因素:
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缺乏。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2] 当代初中生尚处在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此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常常处于无所谓甚至冷淡的状态;同时,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没有目标和期待。
该类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外在力量推动,认为学习就是帮父母和老师完成任务。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因更是根本。一个学生成绩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真正激发其学习潜能,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2.2父母心理因素:
父母过多的期待和过高的要求是导致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诉求导致父母无法完全地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按照科胡特的观点来看,孩子即父母的自体客体。在某种程度上,孩子承担着两个重要的功能:满足父母内心的优越感和获得自身的价值体验。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40岁左右的父母多处于职场的瓶颈期,为满足自身的优越感,渴望培养出“全优生”、“小天才”的心理就愈加强烈,因而面对学生薄弱的科目,父母会不顾实际给学生施加更大的学业压力。
比如安排过多的辅导班、课外班,无形中加大了孩子的负担,进而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其次,为了获得自身的价值体验。根据拉康·雅克的“镜像自我”概念,多数成年人赞同自身的价值是体现在他人的评价当中的观点。面对中年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父母会将他人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赞美折射到自己身上,认为其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2.3教师成长心理: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心理理论来看,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关注学生阶段。即指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发展阶段水平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在推行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和形式上面也加大了创新力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忽略个体化差异,内容和形式上均缺乏创新,墨守成规的教学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此类教师并未真正顺利从前两个阶段过渡到“关注学生阶段”,无法满足学生们对课堂的要求,对于本身就不喜欢这门科目的孩子来说,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3. 解决方案
为改善初中生厌学心理的现状,保障其学业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从学生、父母、教师三个维度来解决:
3.1个人要坚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其次,面对当前学习压力,学生应学会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并能持之以恒地执行下去。根据发展心理学来看,学习切不可好高骛远,必须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实现最初的目标,进而实现更大的目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2父母应合理化期望值,发挥“登门槛效应“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当你想对一个人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时,人们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但当你先提出一个较小的目标时,人们往往更乐于接受。当较小的目标得以实现时,人们才会愿意接受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著名的”登门槛效应“。
父母的教育需要理性和智慧,可以先提出一些较易实现的目标,待孩子完成之后,再给与充分的鼓励和赞扬。“一个学生对他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有兴趣,就可使他更加积极地从事这种活动,并且推动这种活动的进一步发展”。[3]
3.3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无论是“优等生”还是所谓的“差生”,教师都应该在严格遵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根基上,对其潜能给予充分的期待和发掘。
3.3.1及时反馈:及时反馈的核心价值在于“在意识中创造秩序,强化自我结构”。行为主义认为:所谓教育,其实质就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强化是塑造和调整儿童行为的基础之一,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4]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适当的情感反应,如支持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等,要能够给不同期待的学生形成不同的社会情感气氛,从而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探索的兴趣。
3.3.2给学生提供做出反应的机会:苏格拉底认为, “提问,是最好的引导一个人思考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要多运用目光接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积极发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里面。
3.4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充分利用“霍桑效应”。
初中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愿望和情绪,当这些愿望得到满足后,学生会感受到快乐。反之,当愿望得不到满足或情绪得不到释放,也不应该过分地压抑自己。初中生应该选择合适方式,在学校的帮助下,合理宣泄,推动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校应充分尊重孩子的表达权,组建专门的心理团队,定时定点组织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道路上的焦虑和困惑,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权,使之享受发泄式的满足,这会在一定程度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程度。
以上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初中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和解决策略。社会各界应积极努力,让每位初中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健康的发展,学会主动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摆脱厌学情绪的困扰,达到心理健康状态,最终走向人生的幸福之路。
【1】高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J】. 教育科学研究,2004(7)
【2】(林崇德等编. 《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3】《数学教学与学习心理学》 毛鸿翔 季素月编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4】韦彦,庞丽娟。论强化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与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