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红 李同国
安丘市兴华学校
摘要:德育,主要是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填上完美的色彩。教师应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加入情感教育,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学生会设身处地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改变不成熟的想法和观念,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和个性,认真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情感教育;德育工作
引言
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和学生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德育工作观念落后、德育理论水平较低、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不良因素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班级管理效果的优化。如何改善班级管理效果,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本文主要探究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学校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仅仅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习效果,而忽视了他们的品德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这种情况让学生形成了唯分数论英雄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自觉性,甚至使他们形成错误观念,认为只要分数高就可以,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充实自身,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害。
(二)道德灌输和德育情感缺失
在初中教育阶段,很多学校关于德育教学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逆反,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一味灌输德育,长时间学生会产生教师让我干什么,我偏不干,就跟教师作对,觉得这是一种时尚。学生不理解教师的用心,教师也没有找到和学生平衡的点,导致教师和学生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教师讲的大道理,学生并没有生活经验和阅历,理解不了教师讲的道理,觉得离自己很远,很多时候都是敷衍回答教师。这样的沟通方式非常落后,甚至可以说之不是沟通,是单方面的宣导。沟通是在双方认知或情感能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时,进行的对话,所以说目前初中德育方式不可取,缺乏情感交流。
(三)德育工作缺乏创新性
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班主任未能完全认识德育教育,导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以告诫为主。未能让学生正确对待问题的本质,通过模仿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教学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德育素养。而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却不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更没有创新意识,加上学生本身就不注重德育教育,促使德育工作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德育教育工作遭受到严重的阻碍。也有部分学校开展了德育课外活动,但是在活动中班主任却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从而出现离开课堂后,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严重缺失等严重性问题。
二、情感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应用措施
(一)完善情感教育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应积极组建德育部门,安排专业教师,建立一支德育教师团队,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开会分享案例,提高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完善校领导—德育部门—班主任的德育交流组织网络,毕竟德育教师只有几位无法做到和学生一对一沟通。
班主任是和学生关系非常亲近的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习惯非常了解,一旦学生家里出现问题,或学生学习生活习惯产生偏差,班主任总是能第一个发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给予学生帮助。平时德育科室也应组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用新型的情感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二)利用实践活动,促进参与兴趣,提高德育情感体验
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品德、丰富的学识,服务社会、生活,但是,在传统的班主任德育教育中,都是在校园中进行的,多是封闭管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非常少,其生活经验也比较匮乏,那么,面对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加之学生冲动、逆反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对学生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为辅助,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在社会实践中,强化情感体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训练效果。例如,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为提高实效性,可以开展“体验生活、走进社会”的活动,以组为单位,让学生探望孤寡老人,献爱心赠送孤儿一份温暖,以环卫工人的角色打扫小区街道、清理公交站台,通过社会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体验不同角色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三)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德育工作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层面的教育与引导,但为了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具体来说,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言行举止等进行观察,从而明确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通过班会等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将一对多与一对一的德育形式作为有效的德育工作开展形式。通过不断进行沟通交流,班主任可以对德育工作开展状况与需求进行更好的掌握,德育工作开展层面的目的性也越发明显,这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且学生个体存在的情感困惑等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更好的解决。
(四)尊重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使用激励策略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组织德育工作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来引导学生,以便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比如,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班主任可在德育工作中付出更多耐心,以爱和尊重为前提,采用情感激励的方式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辅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改正自身缺陷,继而取得更多进步,或是在面对班级中自尊心强的学生时,班主任需要以更加委婉的方式来教育他们,注意点到为止,以便维护其自尊,并达到相应的德育效果,激励他们主动去改进和完善自我。
(五))完善情感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要多角度观察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在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并给予学生正向鼓励,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德育部门也要定期给学生安排测试,检测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对他人的看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教师通过以上测评可以详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有问题的及时帮助疏解,提高德育效果。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不仅要创新工作开展方式,优化工作内容,还要切实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围绕具体情况,精准教育引导。通过多元活动、丰富德育素材、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时事材料的引用、学生动态发展的了解等,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更加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锃,石乐,李同法.具身德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8(12):13-15.
[2]金建松,姚晓芬.德育课程一体化蕴德怡情[J].中国德育,2018(24):60-62.
[3]吴茂娟,焦方腾.提升教师情感素养助推德育工作开展[J].新课程(上),2018(10):223.
[4]安平山.如何将德育与学校日常教育相结合[J].文学教育(下),2018(10):114.
[5]赵娟.浅谈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J].东方藏品,2018(0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