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第25期   作者:高玉维
[导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

         高玉维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洛滨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方面,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必需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落后思想,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去落实好核心素养教育。在这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之所以我们将其称为“核心素养”,因为这是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对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进行了介绍:
         一、开设运用空间,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其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性强,语言深刻犀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注意去训练学生们的语言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作为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口语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更是他们参与语言技能训练、提升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花样百出,民众用眼习惯发生了改变,近视成为了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眼病。而且大量的数据表明,近视程度越来越低龄化,现代社会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电视、电脑普及的科技社会,他们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打电子游戏,他们的眼睛健康受到了来自于电子产品的威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迫在眉睫。通过本次主题交际训练,不仅仅要帮助学生们去了解近视的苦恼、成因及预防措施,感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素养,还要在语言训练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语言完整表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一组图片,帮助学生们多角度了解眼睛的用处,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说一说“眼睛很重要,我们的眼睛能做什么呢?”“眼睛如此重要,可是有很多人的眼睛却并不健康,他们近视了,你或你的身边有近视的学生?近视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呢?”鼓励学生们去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去自述近视的苦恼。通过本次的语言训练,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珍爱眼睛,保护视力的意识。
         二、设置课堂提问,培育学生语文思维
         随着学习的进行,小学生思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面对一些抽象性、复杂性的概念时,在理解上依然存在困难。作为思维的刺激素——提问教学,具有显著优势,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以提问促进学生们的思考,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深入发展,以期获得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我在带领四年级学生学习部编版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首先让学生自己练读课文,小组再读并进行汇报,对于不认识的字词鼓励他们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这无疑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在进行课文的主旨和思想情感分析时,我们没有逐字逐句为学生们去讲解,而是选择设置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思考。

如问题一:这是一个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整个大故事中又带着三个小故事。你知道分别是哪三个小故事吗?在问题的引领之下,鼓励学生们去自己阅读课文,在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随后将自己的答案分享给身边的人,如有学生们找出了答案: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到东北,伯父和他说不要轻易到租界去玩;第二个故事是周恩来和同学闯租界;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问题二:这三个小故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从了解故事内容到了解文本写作逻辑,学生们发现作者先写到了耳闻“中华不振”,再写目睹“中华不振”,最后写立志“振兴中华”,这三个故事如此排列,从而无形之中教给了学生们读书概括大意的方法: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我们设置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讨论和探索之中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线索、找到答案。这样一节课下来,变着法儿让学生们去自主探索,不仅仅训练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还帮助他们发展了语文的思维,对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开展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的话,那人文修养就是语文的必备品格。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开展鉴赏环节,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暮江吟》,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愉快的心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改以往机械式的朗读、解说,鼓励学生们去自己读作品、参与赏析,把被动变主动,引领学生们去自读感悟,走进作品描绘的世界之中。教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诗句感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引领学生们感受语言的美好,从而不断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价值。
         四、开发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挖掘课堂文化因素,来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扁鹊治病》,这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一个文化小故事。通过本课教学,我们带领学生们去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进而让学生们去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在学习结束之后,引领学生们反思生活,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启迪:在生病时,我们要防微杜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细微的错误、缺点、坏习惯时,也要防微杜渐,从而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名了一个方向,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实现知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方面的发展,以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泽民.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35-136.
         [2]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  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43-47.
         [3]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