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
江苏无锡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江苏 无锡 214429
摘要:劳动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各学科的支持,尤其要语文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德育与语文结合起来,把劳动教育与学科素养融合起来,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兴趣话题为出发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劳动观念的目的。本文将着重探究小学语文德育的结合、劳动教育与学科素养融合的策略,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劳动教育
引言
《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耳边响起时,琅琅的读书声让人享受。但是餐后倾倒食物的行为让人遗憾,嘴里念着“粒粒皆辛苦”,手中却将盘中剩下的食物倒掉,心口不一的行为不得不说是教育的一块短板,是学生道德素养的一种缺失,是教育者的失败。因此让劳动教育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爱劳动、能劳动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补齐教师育人的短板,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学校的义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的因果分析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身心处在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而言,劳动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劳动的体验中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成为教学的必备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原因分析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并根据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原因,最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德育能够顺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使劳动教育与学科素养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仅仅关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情况,割裂了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联系。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对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对语文德育的结合方法掌握不到位,导致无法很好地结合。更糟糕的是,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时常给学生灌输一些与课文无关的道德内容,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还会影响语文的课堂效率。
二、劳动教育遇见小学语文教学是“不可抗力”
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尤其是道德的教育,你告诉学生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还是会出现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同学打架,公交车上不让座的现象;你告诉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可还是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课堂上说教仅仅是纸上谈兵,实际生活中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语文与德育相结合,让劳动教育与学科素养相融合,鼓励学生加入劳动中,并亲身体会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并在劳动中受到教育,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小学语文教学遇见劳动教育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学会生活,需要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很难做到在语文课堂上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寻新的教学手段,改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做游戏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玩游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然后设计游戏环节,让一个学生扮演闰土,一个学生扮演鲁迅,其他学生扮演猹、鸟、贝壳、鱼,结合课文内容开始做刺猹、捕鸟、捡贝壳、鱼儿跳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闰土快乐的少年生活,感受少年闰土朴实、活泼、机灵、勇敢的人物特征,同时也体会到闰土与鲁迅间真挚的友谊,以及鲁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让学生从中学会勇敢,懂得分享,并把这种美好品质带到生活中,促进道德素质的发展,实现语文德育结合。
(二)健康成长,需要培育劳动意识
学生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的培育,劳动教育理念也不是单独提出来的,它需要融合学科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融合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心志,让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懂得按劳分配,抵制不劳而获,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学到作家萧红回忆类散文《祖父的园子》时,文中描写了作者童年陪祖父一起做农活,如铲地、拔草、种菜、浇水等,并从中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设计学生劳动的环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整理自己的课桌,擦自己的桌子,收拾自己周边的卫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另外,教师还要强调卫生的保持,鼓励学生坚持劳动,如坚持值日自己做,即使刚开始可能不会,但如果积极参加值日,久而久之不仅学会了做值日,养成了做值日的习惯,还能从做值日中体会到快乐,并且使学生通过值日在劳动教育中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付出与尊重。
(三)完善自我,需要体验劳动意义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一个小社会,而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小环境的培养、大氛围的熏陶,把校园打造成道德教育的大课堂,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目的,这才是教育的初心,学生成长的关键。在回归教育初心上下功夫,让学生在成长中完善自我,在学习中吃苦耐劳,生活中独立自强。在学生身边,每日的环境保洁,从教室课桌摆放、桌面整理,地面清洁,拖洗,到黑板的擦抹、作业的收发,都是最简单的劳动,也是一堂生活劳动自律课。只有将语文教材融合劳动教育,才能让语文学习回归到生活中,让教育回归初心。
例如在散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中,中国几代科技工作者用辛勤的劳动不断谱写中国的强大,谱写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再到“嫦娥工程”,每一项的成果都是中华民族和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的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学校语文教学就是要让教材活跃起来,让文字动起来,帮助学生去学会克服自身缺点,弘扬优点,以完善自我。
总之,将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趋势,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是一种责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让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收获劳动的快乐,品尝劳动的幸福,学会奉献,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得到成长的历练,学会思考人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进行德育,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并探究教材内容,找到语文德育的结合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强化道德教育与劳动教育,以实现语文德育的结合,劳动教育与学科素养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蒋晓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20,(22):4-8.
[2]蒋鸿燕.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24.
[3]宫常青,姜俊卿.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华传奇,2020,(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