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奕
萧山区瓜沥镇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1241
【摘要】:《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传统的家长会形式、内容单一,多以教师为主,缺乏与家长的互动性,家长处于被支配、被忽视的地位。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家长会的新模式,针对小班幼儿、家长的需要选择主题,优化小班主题式家长会。选定主题后,通过“三阶段”会前准备预热、会中三方互动、会后总结反馈,“四形式”围绕主题多元趣味化互动,为家园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家长会 小班主题式家长会 三阶四式
一、传统家长会的现状与问题
家长会是家园合作的传统模式,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之一,《规程》第四十八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然而在今日,一提到家长会,教师翻出传统模式,家长履行例行公事,这种近似固定的程式大大影响了家长会本应起到的良性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现象1:时间上,安排欠妥,无补救措施。目前家长会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一般每学期一次。这样的时间安排缺乏弹性,家长没有选择权。
现象2:内容上,教师主导,重点不明确。现在家长会普遍由教师选择内容主讲,家长负责旁听。教师把家长会当成是给家长上课的课堂,没有一个主题明确的交流重点。
现象3:形式上,流程为主,家长无参与。家长会的形式主要是班主任按照流程开会,家长跟着流程走。一般流程走完,家长会也就结束了。
综上普遍现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年龄段设计、探索新型家长会,挖掘家长会潜在价值,真正实现具有实效性、针对性、知识性、展示性的主题式家长会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班主题式家长会的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小班主题式家长会:是针对3-4岁年龄段的幼儿中产生的共性问题,确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的家长与幼儿园沟通的教育形式。
三阶四式:在选定小班家长会主题后,通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活动前准备、活动中互动、活动后总结;四种组织形式,分别是心理游戏、头脑风暴、育儿分享、媒体欣赏多元趣味化互动开展。
三、小班主题式家长会的实践操作
1.家长会的主题选择
(1)选择的依据:①根据家长方面。教师了解家长在家教中的独特经验或是困惑与烦恼,选择共性问题或典型经验作为家长会的主题。②根据幼儿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常发现一些幼儿的共性问题,可以作为家长会的主题。③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目标,将此作为一个专题在家长会中开展。
(2)内容的预设:①主题单元式。根据时间段分别安排有针对性的家长会内容:入园前家长学习会、入园后幼儿信息反馈会、开放活动家长观摩会、育儿经验交流会、小班学年成果汇报展示会。②随机生成式。根据在以往家长会中发现或遗留生成的问题,随机安排特定内容的家长会主题。
2.家长会的流程预设——“三阶段进程”
(1)阶段一:活动前准备。①设计家长会主题。确定家长会的重点话题。②准备家长会材料。根据家长会的主题和开展形式需准备一些资料,如小班幼儿在园的点滴生活照片或视频、家长学习资料等。③通知并动员家长。在班级门口贴通知、印通知书家长人手一份、发家长信息并确认回复、来离园一一口头通知。④告诉全班幼儿。家长会与幼儿息息相关,如用绘画留作品作为家长会互动材料,让幼儿去动员家长准时参加等。
(2)阶段二:活动中互动。为了打破教师一言堂,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与多方进行互动。①教师与家长。教师就前期收集的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②家长与家长。教师在会中灵活地将与主题有关的讨论问题抛给家长,促进家长之间形成研讨的氛围。③家长与材料。教师分发主题有关材料给家长,如写心得感悟、写自己的心愿等。
(3)阶段三:活动后总结。①活动后,家长代表发言小结;②教师收集家长与会中的反馈信息,感谢并总结表彰主动型家长,鼓励被动型、忽略型家长,为下一次顺利开展做好工作。
3.家长会的组织策略——形式论和方法论奏响主旋律
(1)形式:①心理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让家长在玩中体悟,感受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加深理解。②头脑风暴。采用一种“知识竞答”的方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③育儿分享。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来开展经验交流。④媒体欣赏。专家微视频学习研讨、幼儿在园影集或游戏视频欣赏等。
(2)方法:家长会要讲听记结合,提高家长的话语权与参与性。①观察聆听。设计教师介绍、家长提问环节,互相听取意见与建议。②讨论碰撞。研讨问题时,教师与家长共同讨论,知识与经验的碰撞会出现更多的教育智慧。③分析思考。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后,要经过自己的分析并同化吸收,才会有所裨益。
4.家长会的的实施保障
(1)增强家园联系。①家园网络联系,随时沟通。教师可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方式组织召开线上家长会。②电话、便笺、当面联系,互相理解。个别问题个别谈,这也是家长会成效的巩固措施
(2)建立反馈机制。①班级家长联络员。分成家庭住址就近的几个小组,设立小组联络员,定期跟踪家长会上发现的问题解决情况。②家长会记录册。记录册每个月在家长中传阅记录,直到下次家长会上共同讨论。
五、成效与思索
(一)家长的变化
1.家长教育理念更具科学性。
主题式家长会帮助家长更科学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解答家庭教育的疑惑,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案例一:在小班上学期9月的“入园焦虑”主题式家长会上,通过教师和部分家长一起演情景剧的方式,让家长和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而更体谅和理解对方。
2.家长角色定位更显主体性。
通过实施研究,“三阶四式”模式下的主题式家长会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大部分家长能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案例二:在小班上学期12月的“育儿经验”主题式家长会上,邀请我班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宁宁妈妈,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展开论坛式的交流,进一步启发家长,也让家长在同一角色定位中思考同一问题。
(二)教师的变化
1.亲近家长明教育方向。
主题式家长会使教师更直接了解家长的教育需求,知道家长的育儿方式,从而有方向性地改进教育方法,也可学习家长的成功经验。
2.助力达成家园共识。
在主题式家长会中,家长和教师更愉悦、和谐地探讨幼儿的教育,减少和抑制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必要的教育分歧,促进双方达成共识。
(三)活动的变化
1.内容体系化。
根据孩子特点和家长的需求,构建小班一学年月主题家长会内容体系,每月一项重点学习内容,由班级教师主持、家委会配合辅助,开展了小班“入园焦虑巧缓解”、“一月适应反馈”、“半日活动现场观摩”、“育儿经验大课堂”、“幼儿学习成果汇报”等递进式的家长会主题。
2.形式立体化。
民主调查、班本化设计,多样的组织形式,后期还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化方式,特别是微信群 “家长学堂”的开拓,为家长随时随地地学习和交流提供开放、自主、自由的平台。
五、实践的反思
家长会形式有许多,并非只有教师讲、家长听一种,幼儿园需要配合各班班主任班本化组织各班的主题式家长会,做好相关教研工作,加大推广和实行力度。将本园优质的主题式家长会方案集订成册,加入资源库,供后续学习借鉴之用。
参考文献
[1] 岑丹君.以“主题家长会”为载体初探家长会的创新形式[J].幼教研究,2014(10):162.
[2] 吴佳瑛、管平平.如何开好互动式家长会 [J].幼儿教育,200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