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严
广西 大新县雷平镇中心小学 532312
摘要:小学六年级是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点,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小学六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起点,而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呢?这一问题便成为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首先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此提出几点优化策略,以此保证高效课堂的积极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例;启发问题;信息技术;操作活动
在新课改背景下,社会对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深化,还是联结小学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并且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从具体的学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既能够使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逐渐提升。可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分析目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现状能够看出,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化。由于数学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便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并且不能有效理解所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导入与启发,并且往往通过例题讲解与布置作业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这样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意识,并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低。其二,作业量较大。作业对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部分教师往往以题海式的作业为主,尤其当学生难以对知识点产生清晰理解时,则会带给他们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更新教学方法,使课堂环境、学生、教材内容等教学要素实现有机统一,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积极构建。
二、新课改下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1.结合生活实例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并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展开教学活动,这样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生活化的特点,还能够以生活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主动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以此塑造其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具有生活的经验下完成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例如:在“合格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转化百分数的必要性,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将小数、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笔者首先展示超市的一角,即:琳琅满目的商品,同时,笔者提出问题:“面对这些商品,你们该如何进行挑选?需要注意什么?”有的学生提出:“生产日期”,有的学生提出:“生产厂家”,而有的学生提出:“生产卫生许可证、保质期”。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紧接着,笔者呈现“两名质检工作人员对两种品牌的罐头进行质量检测的信息”,进而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并以此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哪种产品的合格率高”这样的问题,这便使得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意见。于是,为了探究哪种品牌罐头的合格率更高,笔者便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使他们构建了“合格率”这一数学概念。
2.设计启发式问题
学习是学生主动内化、吸收新知识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并重视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设计启发式问题,使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则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使他们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还能够代替传统的知识灌输,以此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从而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取知识,以此更新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笔者首先出示几道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让学生复习并回忆。随后,笔者揭示教学主题。紧接着,笔者再次设置问题,如: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三分之一,航模小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四分之三,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于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根据题意分析列出式子。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笔者及时引导,并启发学生运用线段图的方式揭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便使得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借助信息技术
数学知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则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思维障碍,这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则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观察的范围”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使他们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笔者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呈现出古诗,由回忆古诗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随后,笔者再次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出示情境图,并以声音的方式播放:“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这样视听结合的方式既给学生一定的冲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还使得学生直观地看到小猴子的爬行情况,进而思考“小猴子爬到A点这个位置,它是否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这一问题。于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最终使他们认识到“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这一结论。由此可见,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难以呈现出来的数学知识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认知,从而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4.重视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是完善学生各项认知的重要过程,也是调动学生感知觉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某一操作主题为导向,并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从操作活动中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构建,还能够从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完善。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笔者首先指导学生尝试画圆,使他们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随后,为了研究圆的特征,笔者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动,随后请全班学生共同交流,并交流画法。同时,笔者运用课件展示画圆的步骤,一边用课件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知觉,丰富了他们的认知体验,还强化了学生对圆有关特征的理解,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效果,还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好教学工作,并为学生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给学生更多能动性发挥的空间,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霞.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15):166-167.
[2]云海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2):2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