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第三小学 532200
摘要:通过运用画图模式,开展数学方面的授课,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让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思维方式,在减少学生数学学习思维量的同时,真正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度,真正促进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合作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生活教学三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旨在真正让学生掌握画图学习技巧,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画图模式;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讲授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而是一味地让他们进行练习,旨在运用练习的方式,真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规律,也不能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容易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被消磨的状况。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从画图的角度着力,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构建文字与图示之间的连接,真正促进学生画图能力的提升,增强小学数学画图授课的有效性。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画图授课,增强学生思维发散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绘图方面的授课,让学生真正在交流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真正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充分运用教师所给的条件,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真正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梯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感恩节快到了,小明想送妈妈一件礼物。她想送妈妈一件实用的物品。她观察到妈妈的梳妆台上没有垫布。为此,她打算为妈妈买一块垫布。已知这个梳妆台为直角梯形。梳妆台的上底为58厘米,下底为116厘米,高为58厘米。求这个直角梯形梳妆台的面积。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画图的角度,进行部分内容的探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真正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数学问题,真正促进学生画图解题思维的发散。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本小组一共探究出两种解题思路。思路一,运用切割法,解决此问题。我们将这个直角梯形,切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是切割成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思路二,运用拼凑,得到相应答案。我们制作两个全等的直角梯形,将其拼凑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绘图的授课,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绘图问题,并真正增强学生绘图思维的发散性,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
二、采用实践教学法,开展画图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
在绘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真正在画图的过程中,观察图形,分析图形,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非常直观从绘图中寻找灵感,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降低学生数学学习坡度,提升他们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从而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运用画图的方式,进行相应数学问题的解决,真正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创设问题。
在开课后,教师出设如下的实践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圆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但是我们可以从圆的推导过程进行分析,比如,将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你们可以结合课本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在此过程中,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第二点,巡场观察。教师走入学生中,并积极地与他们沟通,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实践思路,实践进展,并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真正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激发学生绘图解决问题热情。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通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本知识点的实践,我们发现在转化后的近似长方性,即这个长方形的长为圆周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宽为圆的半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即为圆的面积,与课本上所写内容相符。”通过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授课,教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感受结合具体的问题,结合课本的引导,进行相应的实践,从而在此过程中,观察实践现象,分析实践问题,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为直观地运用画图的形式,探究此项问题,真正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坡度,提升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三、采用生活教学法,开展画图实践,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出设生活化问题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将生活化问题,转化成相应的图,从而在此过程中,更为直观地分析题目条件,解析数学问题,真正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鸡兔同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运用画图的方式,“肢解”数学条件,并运用画图的形式,分析各个数学条件,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一个笼子中有5个头,14条腿。已知这个笼子中有小鸡和小兔两种动物,请分析小兔和小鸡的数量。可以尝试运用画图的方式,解决此问题。第二点,实施引导。在出设问题后,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联想生活中,小鸡和小兔的数量,并在此过程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与此同时,教师走入学生中,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引导。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通过画图,我做出如下的推论:假如这5只动物都是小鸡,则多出4条腿。这4条腿一定是小兔的。与此同时,我结合具体的图示,进行相应的分析得到:一共有2只小兔,3只小鸡。”通过运用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在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心理距离的同时,真正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相应的绘图,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图画的角度,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学生的绘图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真正构建数学知识与绘图之间的连接,并在此础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真正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延展,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让学生自觉地构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增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真正了解画图并不一定可以解决所用问题,而是应真正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入手,为学生讲解绘图中的注意点,真正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运用绘图知识,促进学生绘图能力的提升,真正增强绘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绪毅.画图:解决应用题“思”与“行”的桥梁[J].小学教学参考.2017(05)
[2]杜娟.画图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S2)
[3]汪渭芳.“数形结合”天地宽——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