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萍
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城郊洲新小学
摘要:教育改革的旗帜插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小学阶段是德育教育的启蒙阶段,学校和教师应当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和活动的展开,逐渐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身心发展需要,找到适合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校园内开展有益于学生德育水平提高的德育活动,并能够在活动目标中加入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抓住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实践,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师的鼓励和评价下,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互助友爱、团结奋进的学习道路上形成了思想品德的有效教育和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开展活动?措施?有效性
前言:小学德育教育应当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逐渐在学生的教育阶段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并能结合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内容,针对学生德育教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能够在活动中让学生收获德育教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在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教育活动,更能够带动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进而找到价值观形成的方向,把握时代契机,做社会主义优秀小学生。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在德育教育活动开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实践作用,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德育教育知识和进行德育教育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行为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创新性活动内容,并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学习活动。
1.德育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康身心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需要教育这片沃土去培育的花朵,他们如何绽放完全取决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引导和浇灌。德育教育是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的重要教育内容,学生在参与德育教育活动时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够在道德品质方面取得良好的进步。在班级中能够用爱去帮助同学和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参与德育活动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体能,协调身体各方面有效发展。
2.德育教育是校园文化的起点
教师应当充分思考德育教育开展活动的有效途径,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设计。德育教育也是进行校园文化渗透的起点,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也能够遵守小学生守则,不断进行自我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逐渐对德育教育树立起全新的认识,并能够为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德育教育师学生步入社会的核心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德育教育活动不仅要与教育目标相联系,也要与学生发展的社会性相联系,时代的需要才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小学生在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都将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从事任何职业方向都需要以德育为核心,逐渐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的起点,德育教育活动应当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空间。
二、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活动的措施
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活动内容和活动规范,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教师所组建的德育教育活动,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德育教育目标,找到活动的有效措施,形成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1.树立明确的德育教育活动主题
教师在德育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应当根据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明确的德育教育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天真好动心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渐能够让德育教育活动变成学生喜爱的活动。
例如在活动中加入游戏环节;在活动中加入学生生活中关注的话题;在活动中加入学生合作环节都成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教育主题也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实际参与动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活动内容。
2.找到德育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途径
确定主题以后,教师就要对德育教育活动实施的途径进行不断的思考,教师应当整合教学资源,在校园内开展有意义的德育教育活动;教师也可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组建德育教育活动;教师在寻求教育资源时,也可以寻找社会资源加入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社会实践,或者社会公益活动,实现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基础,以德育教育为手段,并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3.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教师不仅是德育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德育教育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积极指导将成为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引方向,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当保证学生的安全,在健康、和谐、公平、快乐的活动环境下,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活动思维,学生在完成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帮助下,逐渐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融洽的活动氛围,并能够在教师鼓励式的评价下,激发学生的活动潜能,在活动中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能力,实现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4.德育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
教师在组建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以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为根本出发点,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效果的有效评价。教师在记录学生活动过程和活动表现内容时,应当看到学生的实际活动状态和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实际收获,教师有效的评价和积极的总结,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带着学生进入到更加积极的活动状态中。也是在活动成功的推动下,学生形成了重要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三、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时,应当考虑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在以学生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的德育教育活动,要想实现活动效果的最大化,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教师创新性设计,学生的活动兴趣将成为整个活动的核心。教师也不断进行活动内容设计的合理性思考,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和个人喜好,逐渐具有成长型和互补型的活动模式,带动学生积极活动,形成活动的团结和高效。
1.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活动
教师为了能够将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更加具有创新性,需要教师始终抓住以生为本的活动核心理念,逐渐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并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在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不断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以学生的兴趣为活动开展的重要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形成活动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实现活动过程的有效。
2.家庭教育的有效参与
为了调动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休息的时间,组建亲子德育教育活动,让家庭教育参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在促进亲子关系的基础上,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组建活动以前应当进行积极调查,找到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创立家校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共同努力。
四、总结
德育活动使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的滋润,在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多样化活动设计和实施,让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感情交流和合作精神建立。在愉悦身心的过程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事物能力和良好的活动品质。教师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活动兴趣,让学生在活动内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珍,卞逢祥.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发展[J].学周刊.2015(12).
[2].陈松洁.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J].教育艺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