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第25期   作者: 张爱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给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张爱华
         广西 大新县雷平镇中心小学  53231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给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大趋势。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从“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丰富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情境,辅助学生理解”“巧用微课教学,提高课上效率”和“布置趣味作业,发展综合素养”这六方面入手,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析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优化策略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学生学习的转折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率始终难以提升,学生们学习数学积极性越来越低,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小学高年级数学优化策略探析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上时间,课前和课后也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课前预习活动对于数学课上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听课的效果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课前预习准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受新知,明确学习中的重难点,但很多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佳,大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基于此,我们教师应改变学生对待预习的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课前预习学案,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预习学案,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是目标导学,如“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为什么?找找圆柱,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第二是自学自研,如“请拿出一个圆柱形的实物,看看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试着画出一个圆柱图形,并标记圆柱各个部分的名称;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有什么特征?”第三是巩固提升,如“展示一些圆柱的图形,请同学们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不到A.正方形B.梯形C.长方形D.平行四边形”第四是学会反思,请同学们回顾预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所得,最后以五个笑脸为标准,用笑脸给自己的预习情况做出评价。长此以往,学生既能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又能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这对于教学活动的优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丰富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代表着学生们又要进行新的学习,有些内容可能和之前学习的内容有关,但有些新授课和之前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不论是数学学习基础较好,还是一般的学生,都可以投入到导入的学习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导入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笔者首先提出“同学们,每年过年时你们都会收到压岁钱,那这些压岁钱你们都是如何安排的?”学生讨论后,笔者出示银行的图片,并接连提出“你们去过银行吗?去干什么?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笔者又补充了我国城乡居民存款的数据,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即和储蓄有关的数学问题。通过生活中的常见情境来导入新课,既可以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设计问题情境,辅助学生理解
         数学学科是非常理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数学备课时,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注重问题设计的逻辑性,由简入深、从易到难,如此一来,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还能最大化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问题情境,内容如下“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淘气和笑笑就做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由此笔者给学生们展示了两人搭积木的图片。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们说“淘气用了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请同学们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准确。”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正面和左面图,并提问“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这个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笔者提示学生思考“可以从哪里入手打出这个立体图形?”之后小组展开了讨论,并动手操作起来。最后学生们展示交流,分享了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个又一个小问题,学生们对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有了更好的掌握。
         四、巧用微课教学,提高课上效率
         在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非常广泛的试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式和技巧,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比例”时,笔者以正比例主题制作了一个微课,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说明主题,其次是提出问题,如“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数量和总价关系如下,请你想一想数量和总价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明确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其中有一个比值是固定的,如“3.5:1=7:2=...=3.5”。接着引导学生总结正比例的定义,掌握比例关系式=k(一定)。之后是用图像表示正比例,如将数对(10,35)(12,42)在图像中描绘出来。最后是结合图像解决问题以及举出生活中有正比例关系的例子。通过微课开展教学,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五、布置趣味作业,发展综合素养
         作业是课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课上教学活动的延伸,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巩固课上所学。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作业的形式越来越单一,数学试卷已成为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唯一形式。学生们完成的数学试卷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感程度也逐步提升,数学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丰富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尽可能地设置带有趣味性的作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数据处理”后,笔者布置了如下作业,请同学们统计本班学生的身高,将其制作成统计图,并说明本班那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在此基础上,请你为本班级制定运动服提出一定的建议。设置这种形式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总而言之,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数学教师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注重教学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充分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工作,以促进该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析作进一步分析,以促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缑宾波;王浩洋.浅谈微课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03.
         [2]刘兴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与实施[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9-10.
         [3]宋晓玲.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