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本文就教师组织教学的角度,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中“组建合作小组,明确组内分工,训练方法与技能,构建评价体系,策动组间竞争,”等方面探讨了强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一些方法。强调以竞争氛围促合作,以合作探究促实效,尽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进小学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进而实现课堂高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实效性
在近年来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品味着小组合作给课堂带来活力的惊喜,却对其实效性产生了一些困惑。那么,怎样来保障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以“同组异质、组间同质”为基本原则,创设“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
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学习方式、行为习惯、性别、身高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按照前后桌4人为基本单元来组建学习小组。要注意保持同小组学生的身高基本一致,性格类型、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异质,注意男女混编、学习表现优良中差混编,特别要注意让极差生优先自主选择极优生。要保证上述原则得到全面落实,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前必须对全班学生美术学情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力求对每一个学生做出真实合理的综合等级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结果,各取1/4分为A、B、C、D四段,并以A段学生分别担任各学习小组组长,再让A、D段学生双向选择,并在充分尊重D段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确定D段学生加入哪个小组,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A、D段学生情况,调配B、C段学生加入相应学习小组,这样就能基本做到各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保证每个小组的美术素养在整体水平大致相同,在此基础上,各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在组间形成竞争单元,从而催动形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保障组内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开展,要明确责任分工
小组中的四位同学,我们一般将其职责分解为组长、总结归纳员、记录员和首答员。组长一般由A段学生担任,主要负责小组活动的召集、合作学习的主持和任务分配、学习纪律的管理。总结归纳员一般由B段学生担任,主要负责对合作探究中形成的正确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最终结论。合作过程记录员一般由C段学生担任,主要负责对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发言进行记录。首答员则必须由D段学生担任,其任务就是在小组交流中必须首先发言,说出自己对探究内容的理解和发现;在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时,必须首先代表小组汇报本组探究结论。这样分工,就保证了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有事做,纪律有保障,合作有秩序,人人有发言的机会,合作过程和结果有记载,差生得到全小组的关注和帮扶。
三、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强化训练合作方法
(一)合作前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师给出合作任务,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自主学习,弄清任务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对合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做好交流的准备。
(二)合作中的发言:要求学生的发言必须围绕合作任务,切忌言不对题,胡乱起哄;要学会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把自己在自主学习中形成的个人见解进行有序的语言组织,努力做到发言有条理、有层次,言而有物、言而有据,让其他同学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三)合作中的倾听:听取其他组员发言时,要懂得尊重他人,做到用心倾听、适时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知识要点,对别人的发言要能及时的作出自己的评价;要敢于质疑,对没听懂或者不能理解的地方,应请求对方进一步的解释,有不同意见的地方,要勇于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四)合作结论的形成:形成结论时,要尊重真理、充分归纳概括组内成员的正确观点,形成小组合作的结论;不可盲目固执己见,胡搅蛮缠,伤害同学间的友情和组内团结合作的氛围。结论形成后,小组内还要努力训练首答员对结论的陈述能力,作好小组汇报的准备。
(五)合作后的汇报:在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时,要坚持让首答员先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然后再由其他组员进行补充。这样,有利于锻炼和提高组内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凝聚力和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也可以让组内成员的个人不同见解在课堂上得获得展示的机会,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为其解惑。
(六)合作后的反思:每个组员要充分思考他人观点的合理性,分析自己自主学习中的局限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思考今后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构建小组合作评价体系,策动小组间的学习竞争
(一)制作“课堂小组合作成果评比展示表”,悬挂于教室的黑板旁边。每次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要及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对各小组首答员汇报情况和各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评比;对作业完成较好者,在其公示栏上贴上一张笑脸;对其他积极参与汇报者,也在其公示栏上贴上一朵小红花。
(二)开展“每周小组合作之星”评定活动。在每周第一节美术课上,师生依据上周“课堂小组合作成果评比展示表”中,各小组获得的表彰的次数的多少来评定上周的“小组合作之星”,优胜小组将夺得“小组合作之星”标志牌一周的悬挂权。
(三)开展“每期优秀学习小组”评定活动。在期末,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每个小组获得的“小组合作之星”、“小红旗”、“小红花”的数量,课堂常规(包括:课堂守纪、违纪记载,作业完成情况记载等),小组学习总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获奖、测评)等方面得分多少进行小组等级评定,对优秀小组给于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产生争论的、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将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指明方向。
(三)灵活选择合作探究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探究方法有效地服务于所选的探究内容,这是教师在合作学习前应当明确的。探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欣赏——发现;枚举——归纳;类比——转化;表现——拓展等几种,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予以确定。
(四)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把教学的内容巧妙地引出,迅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五)关注学生探究的情感。一是探究前的情感调动。二是探究中的情感调控,特别是学生交流时发生的争执处理。三是探究后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切实加强小组合作中的学生自主管理,重在落实小组长的的管理职能,强化合作学习的主持和任务分配、学习纪律的管理,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彰显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科学组建好学习小组,合理安排组内成员分工,建立健全小组内的自主管理体系;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策动“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要及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展示、交流和评价;要把握好教师的定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合作学习按预设方向发展,努力获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