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第25期   作者:杨小斌
[导读]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杨小斌   
         四川省  德阳市东汽小学 618000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部分小学生个人极易受到外界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对于体育运动锻炼兴趣较差、锻炼积极性低下。对此,教师更加需要提高对于小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及时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利用富含趣味性的教学将小学生的运动锻炼兴趣调动起来,使小学生可以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体育运动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运动;教师;教学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身体素质加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小学生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极其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小学生过早出现肥胖等生理问题。当下时段,部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手段较为有限,教学过程多以任务型的运动安排为主,教学效果一般的同时还容易加剧小学生的身心疲劳。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小学生的运动潜力,使小学生可以在愉快的体育活动当中保持充足的活力,能够更加积极自主的从事体育锻炼项目。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体育运动意识薄弱
         运动意识薄弱是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小学生自身的主观意识对于体育运动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因此难以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小学生在体育课及生活中体育运动状态经常性处于一种较为低下的状况。
         (二)小学生体育运动技巧缺乏
         运动技巧主要表现为小学生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是衡量小学生运动水平高低的标准。小学生缺乏运动技巧不仅会使小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还会提升小学生运动时意外风险的发生几率,进而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小学生体育道德有待完善
         体育道德是小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小学生从事体育赛事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小学生尚未塑造完善的体育道德意识会降低小学生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使小学生从事体育竞争时难以遵守完整的体育规则要求,不利于小学生正确思维意识的树立。
         二、小学体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在体育游戏教育中培养运动意识
         传统教育模式中体育教师的教育以任务训练为主,不利于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对此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教育的方式,将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天性与体育锻炼任务相结合,不仅可以在快乐的游戏环节中释放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在游戏比拼中提升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使用体育游戏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意识。
         例如:教师组织班级学生进行短跑接力比赛。教师带领班级学生热身完成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小组成员每人负责100米的短跑距离,最先整组完成接力的小组计四分,后续完成小组根据名次获得相应得分。“同学们,比赛要求大家都听明白了么,接下来的接力比拼老师希望大家可以拼尽全力,为你所在的队伍争取冠军”教师以适当的语言鼓励,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斗志,使小学生可以拥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比赛当中。

在跑步接力完成后,教师还可以组织进行其他项目,比如“带球跑”、“绑腿跑”、“累积距离跳远”等多种团队项目,每个项目得分制与短跑接力相同,最先累积获得12分的小组获得比赛胜利。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负责制定规则与统计分数,小学生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团队较量,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还可以发挥小学生的求胜心理使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游戏接力比拼,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的运动意识。
         (二)在分层运动教学中提升运动技巧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教师使用传统教学任务式的教学方式对所有小学生统一制定任务,难以使小学生的到充分锻炼,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小学生的身体负担。分层运动教学是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运动水平将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分别制定体育训练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对小学生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让小学生可以在其原有运动技巧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保障运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可以运用运动分层教学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巧。
         例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运动能力高低将其分成较强、适中、较弱三个小组分别制定教学任务。运动能力较强的小组进行800米匀速跑以及400米冲刺跑;运动能力适中的小组进行600米匀速跑以及200米冲刺跑;运动能力较弱的小组则进行800米匀速跑。教师分别制定跑步训练任务可以降低由于过量任务而造成小学生的生理疲劳,使小学生运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在球类运动方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男生进行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则进行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在篮球运动中教师可以适当教导小学生一定的运球、投篮技巧,促进男生肌肉发育的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在篮球比赛时可以用更为规范的方式赢下比赛并且降低由于不正当操作而导致的意外事故发生几率。在羽毛球运动中,教师则可以教导小学生正确的握拍、击打姿势,塑造女生身体形态的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良好的心肺功能状态。在分层教学中每位小学生都可以获得适合自身强度的训练,保障充足、合适运动量的基础下,使小学生的身体机能不断提高、运动技巧不断提升,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在体育案例分析中塑造体育道德
         案例分析教学是体育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具体的赛事、运动案例分析教导小学生其中包含的各种体育知识,不仅可以完善小学生的运动技巧,还可以结合案例中的各种行为塑造小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教师利用体育案例教学有利于让体育知识教导有据可依,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直观的认知到体育赛事中遵守体育规则的重要性,进而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案例分析来塑造小学生的体育道德意识。
         例如:教师带领小学生分析某场篮球比赛。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因为比赛节奏较快、对于外界要求较小,所以备受青少年的喜爱。但在该运动项目中许多动作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变向运球、三步上篮、虚晃突破、叉步变向等,这些运球技巧成就篮球比赛高观赏性的同时也造就了它的高风险性。“同学们,在该篮球案例中,球员的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呢”教师在案例分析完成后提出问题。一位小学生表示:“老师,比赛天气俄恶劣,但所有选手依旧坚持比赛,这是对于体育赛事的热爱”。另一名小学生进行补充:“B队球员带球突破时不慎扭伤,A队球员没有趁机夺球上篮而是立刻叫停比赛,示意队友后带领受伤球员前往医务室,这是对队友的尊敬也是对对手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体现A队球员的公平竞争意识”。第三位小学生说:“篮球比赛容易伤害到球员的身体,但他们依旧坚持训练,这也可以体现刻苦训练的精神”。在案例分析中,教师让小学生自行思考案例当中存在的闪光点,强化小学生对于体育道德认知的同时,有利于小学生自身良好道德意识的塑造。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应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与顺利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还可以强化小学生的身体机能,确保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冬萍.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8(28):137.
[2]路林业,刘开河.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祖国,2018(04):281.
[3]张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05):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