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欢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256600
摘要:小学生是我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国之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在现阶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同时也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更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全面发展
德育是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和学生家长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关注。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基础的法治观念。以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同时也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现状
在现阶段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还能够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具体教学问题如下。
(1)忽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意义
所以说现阶段就要学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小学阶段的教师还是依然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为学生之后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也就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同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其教学的特点导致了教师无法用分数去评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导致部分教师无法掌握教学的进度,久而久之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教师挤占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况。历年来这种现象被社会所揭露,但是仍然存在。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所占的课程不多,若依然存在挤占教学时间的情况,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无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同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是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教师代替的,对教学内容的不理解和教学专业的局限性导致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意义,也就导致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家长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忽视了道德与法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理论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尤其是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积极地将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内容。但是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仍然以教学方式的理论性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论性的教学。其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照本宣科,按部就班。这样的教学方式,虽说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教学内容,但是,灌输式的教育也仅仅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知识,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够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就导致了教学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策略探究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上述教学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见解,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教学开展以生活化为基础
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的是教学的基础性开展。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学方式开展的,理论性没能够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没能够很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也就导致了教学开展没有奠定好足够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教学开展的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联系,做好教学开展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其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也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例如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讲述自身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以自己的兴趣或者目标为计划的基本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更加有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为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成长。
(2)重视教学开展以趣味性为辅助
趣味性教学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课堂导入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在以往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性较强,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他们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而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符合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也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游戏教学的开展落实趣味教学这一目标,以趣味性教学为教学开展的辅助,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会沟通交流》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趣味化课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沟通。例如让学生扮演教师、家长、服务人员,或者是扮演朋友、同学等。让学生在面对不同身份人时,学会与人沟通的表达和方法。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探讨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解决人与人沟通交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通过游戏化的实践,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掌握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重视教学开展以全面性为目标
教学开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其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树立了基础的法治意识。但是小学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开展的全面性,目的就是更加全面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意义,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之后的人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德育教学的开展,同时还要重视法治教学的开展,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关于法律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法律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了解法律,并且学会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之后教师还要以德育教育为教学开展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在此之后教师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更加具有全面性,更好地发挥其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过程,教师需要以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要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认知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教学的生活化、趣味性以及全面性,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晓砺.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6).
{2}戴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